隨著徐榮的到來,魏續、魏越、侯成、宋憲等將領也紛紛到來。
他們與呂布行禮之後,便各自落座,等待呂布開口。
他們一個個面色都比較嚴肅,呂布罕見地將他們全部聚集過來,顯然是有要事。
“今日叫你們來,有幾件事要說。”
眾將看向呂布,等待他的後文。
“第一件事,我等護駕之功,朝堂已有定議,我為宜鄉侯、光祿勳,尚長公主,你等也各有封賞,等候朝廷旨意即可。”
眾將聞言紛紛向呂布恭喜,各自臉上也掛著欣喜期待的笑容。
選擇追隨呂布來洛陽,果然是正確的選擇,這一場護駕,算不上有多艱辛,收穫卻遠超邊關的血戰。
呂布伸手按下眾人的聲音,繼續說道:
“有了現在的名義,我們終於算是在洛陽落下了腳,但是居洛陽大不易,這裡陰謀詭計也多,你等要多注意,莫要被無恥小人坑害。”
聽到呂布的提醒,眾將臉上的笑容漸漸收了起來。
呂布又提醒他們注意麾下兒郎們的想法和行為,他們遠離家鄉親人,隨自己等人留在洛陽,短時間或許無妨,時間一長難保不出問題。
而且,洛陽繁華,誘惑眾多,他們這些邊關士卒見識有限,也要注意別被腐化。
說到這裡,呂布也不忘提醒地朝眾將點了一句:“你們也一樣。”
眾將紛紛應諾,但看他們的表情卻有些不以為然。
直到此時,他們對於自己即將久居洛陽,仍舊沒有多麼清晰的概念。
呂布見此也沒有多說,很多事情沒有經歷過,只靠勸說本來也沒用。
隨後呂布向眾人提及了張遼與張楊的特殊情況。
得知兩人竟然一步登天,分別成為了北軍、西園軍的實際統帥,眾將紛紛羨慕不已。
但那是來自士族高官不懷好意的舉薦,他們碰不到這種“機緣”,倒也並沒有多少嫉妒。
同屬呂布麾下,經過朝廷封賞,他們現在的職級也基本上都到了校尉級,他們相信,自己未來並不會比兩人差多少。
呂布觀察眾人表情,見他們情緒穩定,心中也暗暗點頭。
他將此事告知眾將,為的就是防止他們見張遼二人心裡不平衡,再鬧出什麼亂子。
好在當前看來,眾人多年並肩作戰的友誼還算牢固。
呂布繼續道:“兒郎們的糧餉與賞賜也即將到位,你們注意公平發放。
我醜話說在前邊,若是讓我知道,你們誰敢進行剋扣,我定會嚴懲不貸。”
呂布銳利的目光掃過,眾將心中都是一凜,紛紛鄭重應諾。
這些獎賞的事情說完,呂布開始說起自己更加看重的事情——他要進行的軍事制度革新。
但他並未直接說出,而是先向徐榮詢問飛熊軍的具體情況,包括他們的軍規軍令、糧餉情況、賞罰制度、升遷機制等。
徐榮一一作答,張濟和樊稠偶爾做補充。
透過他們的講解,呂布確認了自己的猜測。
董卓麾下的西涼軍,尤其是最精銳的騎兵飛熊軍,在制度上與幷州狼騎差不多,都實行著某種潛在的軍功賞罰制度。
畢竟在邊疆,在真正的生死廝殺之中,如果不能儘量平等對待士卒,不能讓真正的強者脫穎而出,那是真的會死人的。
也正是因此,他們這些邊軍中,中高階將領才大多出身比較普通,而不像內部郡兵或禁軍一般,上層軍職都被士族把持。
“看來除了軍令執行略有寬鬆,其他方面飛熊軍與狼騎倒是大差不差。”
呂布點點頭點評了一句,隨後畫風一轉,向眾將問道:
“你們覺得我與徐榮剛才所講的軍制怎麼樣?與那些郡兵裡的軍制相比呢?”
眾將有些不解呂布的意思。
他們都是廝殺出來的戰將,對於軍事制度之類的東西本就一知半解,也不是特別感興趣。
不過,自己這些邊軍戰鬥力遠高於郡兵,這點他們還是心中有數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