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今陛下年幼,太后參政,無須郎官們參議政事,但他們無所事事中,反而更加喜歡沽名釣譽。
主公以武人之身位列光祿勳,又即將迎娶長公主,對他們而言,正是最佳的邀名物件。
所以,主公你如果到光祿寺赴任,怕是會受到他們的刁難。”
呂布眉頭微皺,隨即鬆開:“我本也只是借用光祿勳的名義而已,倒是無須真正靠光祿寺做事。
他們若想透過我積累名聲,我躲著點也就是了。”
李儒卻道:“主公卻也無須這般委曲求全,你只需這般……定可讓他們自己敗退,不說能夠為主公所用,至少不會再為難主公。”
呂布聽完一笑:“文優果有謀略,若他們當真過分,我就用此應付他們。”
“主公謬讚,不過雕蟲小技罷了。”
李儒撫須微笑,一幅風輕雲淡的模樣。
隨後他又嚴肅起來,向呂布說道:“主公,今日儒此來卻並非專為此事。”
“哦?不知文優還有何要事?”
李儒道:“儒昨日離開後考慮一番,卻是想起一事,主公千萬要重視。”
“何事?”呂布面色嚴肅起來。
“主公可知敖倉?”
“滎陽敖倉?”
“正是!主公若想在洛陽成就大事,此地便要儘快掌控在手!”
呂布有些不解:“為何?這裡雖處要衝,但如今並不緊要吧?”
他當然知道敖倉、滎陽的重要性,劉邦、項羽楚漢爭霸的核心地點就在這裡。
但除了楚漢爭霸,此後敖倉似乎再也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應該是地形,應該是滎陽、成皋(虎牢關)的防禦能力。
怎麼聽李儒的意思,反而是敖倉異常重要?而且,如果不盡快掌握,還會有莫大風險?
“主公可知當今朝廷每年的稅賦還能收繳多少?”
呂布若有所思:“不知,還請文優教我。”
李儒道:“其他且不論,單說糧食,相比國朝鼎盛時期,如今朝廷每年統計中的糧食稅收,已經不足三分之一。”
呂布一驚:“怎麼會這樣?”
他當然知道黃巾之亂後大漢已經動盪不堪,而且黃巾之亂也確實給地方帶來了很大的破壞,但也不至於直接砍掉三分之二吧!
李儒卻未回答,而是說出了讓呂布更加震驚的話:
“不止如此,這些糧食還只是統計中的,實際有多少稅收入庫,朝廷根本無力去各地確認。
各地原本中轉、儲存稅賦的糧倉,如今根本不在朝廷的控制之中。
至於真正能夠運送到洛陽附近的糧食,也是同比例降低。
如今雖然還能勉強支撐洛陽附近的消耗,但也幾乎到了極限,經不起任何波瀾。”
呂布明白了他的意思:“這些糧食都在敖倉?”
李儒點頭:“太倉儲存了一部分,但更多的,都儲存在敖倉。那裡是全國稅賦的轉運節點,也有全國最大的糧倉。
那裡堪稱洛陽的命脈,一旦出現意外,僅靠太倉的糧食,根本不足以支撐洛陽的百姓堅持到來年秋收。”
呂布倒吸一口冷氣。
他幾乎能夠想象,如果敖倉被毀,那將會是怎樣的人間慘劇。
那樣的局面,呂布的幾萬人馬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他們自己都得想辦法找糧食。
經過李儒的訴說,呂布卻忽然有些理解了前世董卓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