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專業的大洞工具想要在堅硬的岩石上面打出一個十幾米深的坑洞那自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這沒四百零六毫米的炮彈卻是做到了,超高的速度,加上堅硬的彈殼以及近一噸的質量很是輕鬆的就在岩石山體上打出十多米深的坑洞。
於是王根生趁著天亮還有幾個小時,於是就帶著人來到這個水門橋上方被炮彈砸出的坑洞這裡。
沒錯王根生這是準備把這枚沒有爆炸的啞彈變成一枚炸山的炸彈。
王根生剛剛已經用精神力探查過這枚炸彈的內部了,之所以沒有爆炸,那是因為碰撞引信出故障了。
所以再炮彈落地撞擊地面的時候這才沒有爆炸,然後在動力勢能之下直接鑽入地底十多米這才因為動能耗盡停了下來。
當然想要引爆這枚炸彈也不容易,因為已經有些洞口的岩石和泥土崩塌了。
所以必須得先把泥土清理掉,然後才能把用來引爆或者說殉爆這枚四百零六毫米的一百五十五毫米的炮彈放進去。
沒錯和一百五十五毫米炮彈用手雷殉爆不同,這四百零六毫米的炮彈的殼體要遠比一百五十五毫米的炮彈殼體要厚的多。
所以以手雷那幾十克的炸藥根本無法完成殉爆四百零六毫米炮彈的要求。
因此只能先用手雷殉爆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彈,然後再利用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彈引爆四百零六毫米艦炮的炮彈。
忙活了兩個多小時,總算是把坑洞裡的碎石泥土清理乾淨了,而李秀也是見到了四百零六毫米炮彈的真容,當然,這也只是炮彈尾部的容貌而已。
但是如此大的直徑也是讓李秀有些震驚,然後對著王根生道:
“這炮彈就是這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炮彈了吧!還有比這更大的炮彈嗎?”
聽到這話,王根生則是點點頭道:
“有啊!比這四百零六毫米口徑還大的炮還有三種呢!不過這口徑第一大的炮彈則是有點像迫擊炮,其名字則是叫做戴維大炮,其口徑更是達到了九百一十四毫米呢!”
沒錯,這門被譽為“小戴維”的米嘓重型迫擊炮,其目標並非一棟樓或一個碉堡,而是旨在摧毀如齊格菲防線般堅固的防禦體系。
在盟軍登陸鷗洲大陸、開闢第二戰場之際,情報顯示得嘓人在大西洋沿岸及萊茵河一帶構築了多條鋼筋混凝土防線。齊格菲防線便是其中之一,它不僅設有地雷場、反坦克壕溝和龍牙等障礙,還計劃部署眾多鋼筋混凝土堡壘。
於是盟軍在審視了手頭的裝備後,意識到要突破齊格菲防線,將會面臨巨大的人員和時間消耗,這樣的代價顯然難以承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