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為了玉孃的廚藝。不過,今日要給婆娘留些糕點帶回府,否則婆娘該讓我禁酒了。一日不飲酒,這生活豈不是很無趣」
「半邊燒餅換一碗甜湯,這一波優勢在我」
膳廳之中。
宋柊強忍著喉間翻湧的笑意。
大理寺的官吏,有趣極了。
這為了蹭玉孃的手藝,全都使出了八百個心眼。
牛哇牛哇牛。
時桜……
憤恨瞪了眼幾位。
論官職,她官位最低。
但誰叫她在玉娘面前得臉。
再加上,玉娘畢竟是長公主安排給崔睦的庖丁,名義上跟大理寺沒幹系。
大理寺官吏懂分寸。
每次過來蹭吃蹭喝,都會帶上一份“禮物”。
崔睦婉拒過。
只是…
他們送的“禮物”都是玉娘想要且能用的。
久而久之。
崔睦便習慣,隨波逐流。
玉娘非貪婪之人,但凡昂貴之物,一律不收。
漸漸地。
大理寺官吏摸清玉孃的脾氣。
送來的東西,都是實用之物。偶爾,還會拿些自家的吃食與玉娘交換,算是互通有無。
“下官宋棲見過諸位大人…”
眼見著,孫少卿等人走入膳廳。
宋柊見避不開,就大大方方上前見禮。
“宋,宋評事。”孫少卿舌頭打結,差點喊錯,不過到底混了十餘年朝堂,見風使舵的本事不小,微笑道:“宋評事早!”
“宋評事,你哪時回來的?”
“宋評事,快坐…一起吃點。”
「啊咧!宋…宋評事哪時從詔獄出來的?」
「昨夜,肯定出大事了。今日早朝今上同三公內閣和六部大臣齊齊遲到,早朝也沒有議事,早早結束。看來…京城要出大事啊!」
「我每日上朝,按時來大理寺點卯,下值回府陪婆姨。天塌…也塌不到我頭頂,果然聽婆姨的話準備錯……」
宋柊……
果然能做官的,心眼都挺多的。
一個個…
瞧著敦善老實。
一顆心,快趕上蜂窩了。
“郫筒酒——”玉娘微驚,一喜。
膳廳擺滿各種吃食。其中,以炸雞最為顯眼。
時桜努努嘴,道:“孫少卿捎來的。”
“孫少卿,客氣了。”玉娘道:“今日,宋評事教玉娘做了道新吃食——炸雞,幾位大人要不要嚐嚐?”
“吃…”
“碗筷,快。”
“這燒餅不吃也罷!”
很快地。
三位大人越過其他人,擠入膳廳,直奔炸雞而去。
大周官署都設有官廚。
大理寺官廚在諸多官署之中,名聲都很不錯。
但是…
大理寺官廚的庖丁跟玉娘一比。
就好比宮中御廚和民間廚子,完全沒得比。
這要不是顧及崔睦的兇名。
大理寺官吏恨不得一日三餐,都在玉娘這邊解決。
可惜,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