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府門,十六抬大轎早已收到信停在大門中央,鄭夕瑤將鄭觀音送上花轎,方才扭頭看向王陵,第一次開口;
“好生待三年,不然我鄭氏饒不得你!”
警告的話從旁人口中說出還罷了,但從鄭夕瑤烈焰紅唇吐出,卻沒有一絲一毫的震懾力,不過,今日是他大喜的日子,又當著新媳婦的面,他也犯不著和這個大姨子鬥嘴,忙笑著立誓道;“娘娘放心,陵絕不會虧待三娘,必相濡以沫,相敬如賓。”
“記住你的話。”鄭夕瑤橫了他一眼,眼裡閃爍一絲莫名思滋味,又湊到花轎前對鄭觀音盯住一番,眼見一應五十臺嫁妝全部裝船,才緩緩退到大門口臺階上。
鳳冠霞帔,十里紅妝,鑼鼓開道,鞭炮齊鳴!
雖是超凡世界,但娶親遊街也是大晉的串通,故上了白馬後,王陵一行迎親隊伍並不曾直接登上花船騰空而去,而是敲鑼打鼓,騎馬抬轎,鞭炮齊鳴,遊了小半個滎陽城後,才出東門上了花船,載著花轎新娘朝漳城飛去。
花船乃是晉陽王氏騎乘法寶,飛行速度極快,不遜於元嬰後期大修士,幾千里路程,只用了小半日,已經望見漳城輪廊。
晚霞似火,落日熔金,喜鵲啼鳴間,花船越過漳城上空,穩穩停在王陵新宅的街口。
整條大街早已佈置的喜氣洋洋,紅毯鋪地,燈光魚龍般一眼望不見盡頭,鮮花彩綢花牌佈置道路兩側,下人婢女全程分列路旁。
王陵跳下馬,鄭觀音在老嬤嬤和丫鬟的攙扶下走下花轎,王右勃這位媒人見狀,從儲物袋取出一條紅段細繩,上前將紅繩兩端系在一對新人的手腕之上,又在紅繩中央綁了一個“千千結”,隨即高喊;
“天宮賜福,福澤永泰,玉璧成雙,連理花開。”
“彩!”
一時,鑼鼓陣陣,鞭炮齊鳴,從門內湧出一應小廝侍女,在夏嬋姐妹的帶領下簇擁上來,二姐妹一左一右,牽著新郎。新娘為系紅繩的兩隻手,朝府內而去。
雖是晚間,但各處魚龍點點,把整座宅子照射的亮如白晝,二祖王煜更是命城隍陰兵在附近巡邏,保證婚禮的順利進行。
與滎陽鄭氏結親,無論是對王陵,還是對整個漳郡王氏來說,都是一件具有戰略目的的大事,在這件大事上,容不得出現任何差錯。
一切流程都是幾經排練過的,顯得有條不紊,歡喜間帶著莊重。
一對新人進了垂花門,繞過連廊進入正院,此時院中已經擺好了一口鎏金銅鼎,嫋嫋青煙蒸騰。前方放置一張供桌,其上供奉著黃卷,婚書,世卷,三牲瓜果等物。
負責引路的贊者領著夫妻二人禱告完天地,焚香完畢,這才領著二人繞過銅鼎,進入正堂。
------
黑夜襲來,比起王陵新宅那邊張紅披彩,喜氣洋洋的場面,王家大宅內人比平日冷清稀疏了許多。
家中兩位老爺都不在,半數丫鬟小廝都被調到七老爺宅中聽用,照常灑掃過後,便值班的值班,休息的休息去了。
忽的,西天外,一道雷霆響起,照亮整個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