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完“王璞”的一攤子事,將之前與“王聰”的糾葛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王陵感覺,自己的道心更加圓潤幾分,
離開王宅後,王陵並未徑直回自家宅邸,而是重新來到城隍廟與二祖王煜相見。
說明來意,王煜命新晉文判文浩然尋找來典籍,查詢一番道;“陵兒你的謹慎是對的,這劍修一道最是兇戾,雖同屬器修一道,但卻比尋常器修艱難百倍,千倍。”
“如何講?”王陵聽得一陣忐忑,暗道;幸好自己沒有冒然將那(含光劍胚)納入丹田之中。
“劍者,歷來都是是正義和勇敢的化身,自古以來,我九州大地士子豪傑均有佩劍的習慣。
一來劍身細長,左右對稱,視為不偏不倚;二來劍刃兩邊開,對外之刃破敵,對內之刃律己,視為公平公正;三來劍招往往剛柔並濟,比刀槍瀟灑,卻無刀槍之兇狠,視為進退有度。
最後,健劍身入鞘,象徵風貌內斂,視為謙遜有禮!
先聖佩劍周遊列國,不是為了殺戮,而是以劍身丈量“禮”的邊界,先賢鑄劍固守城池,非專於攻伐,而是以七尺寒光捍衛“義”的準則。持劍者,中正守節,遵禮守義,才有“百兵之君”的美譽。”
說到此間,王煜放下古籍,滿臉都是對聖人先賢的敬佩,半晌,種種濡暮化為一聲慨嘆;
“先聖先賢以賦予劍如此多的期許,便是不欲讓此“兵”成為那殺戮之刃。
後世禮樂崩壞,人心思遷,人們忘記了心中應有的堅守,有人開始追求極致的“攻伐”,劍修一道,由此誕生。”
“所謂劍修,便是以性命融入劍中,以丹田為田,殺伐之意作“種”,吸納天地間庚金之力,培育劍胎。然後,以殺氣為養料,再培育劍胎,最終凝聚一拇指劍丸,光寒一出,金殺之氣驟然而動,取人首級。”
“滄海桑田,數十萬年演變,劍修變得越來越極端,盲目追求純粹的攻擊力,忘了境界修為才是一切“有為法”的基石,逐漸走上歧途。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劍修一道縱橫十萬餘年,在三萬年前開始逐漸凋零,原因嘛,想必陵兒你……也不難猜測出來一二。”
王陵點點頭,沉吟道;
“過剛易折,劍修之追求已然病態,早已背離了劍道初衷,長此以往,心境必成問題。
為外魔所擾,境界停滯,想來應該是大機率事件。”
“不錯!”
“劍修走上了歧途,導致修煉入魔瘋癲者數量激增,肆意殺戮,加之心境有瑕,執念太深,以至於代代凋零,修為突破化神者寥寥無幾,遭到天下勢力的聯合排斥,絞殺,從而一蹶不振!”王煜撫須讚許道。
王陵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便是旁門,亦修心境,走正途。
劍修走到那一步,心境早已破碎,走上邪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也就成了宿命中已經註定的結局!”
“是啊,凡事有度,對外之刃破敵,對內之刃律己,才能匡正道途,這都是先聖賢給我等留下的寶貴財富,陵兒你要謹記!”王煜滿臉嚴肅,語重心長再次對他做了告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