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輩小子,正是洪都王陵。“見對方看向自己,王陵不敢怠慢,忙起身應道。
“無需拘謹!我一到武安便聽此地陰神對你讚不絕口,稱你月夜讀書十分用功,可是屬實?“
王陵忙朗聲回道;“若論用功,在場諸人無不用功,小子月夜讀書實在算不上什麼!……“
說到此處,他臉色變得有些悽苦,嘆口氣,有些唏噓;“家父早亡,臨終只是秀才功名,不得封神。小子刻苦攻讀之最大動力,便是希望能有一日,得錄天籍,為亡父赦封一個神位,以全親恩。“
“要錄因神,至少需要取得舉人功名.爾父早亡,想要敕封,唯有後輩子弟得錄天人,方能得賜。此乃天地所定,不得更改,旁人也無力相助!“
“我大晉歷來以孝治天下!你孝心固誠,讀書用功,值得讚譽。
不過,科道之路,漫漫其修遠兮,需一張一弛,腳踏實地方有所成。
如今,你畢竟年歲尚輕,需知,吾輩讀書最大之目的,乃是為了天下安康,黎庶安定.有國,才有家。“
王右勃簡簡單單幾句話,不僅幫王陵定下個“孝心固誠,讀書用功“的名頭,也間接把讀書的含義,提升到了家國天下的層次。
“後輩受教!“
王陵聞言,忙順著王右勃的話應和。
王右勃含笑點頭,隨意抽查一番王陵功課,便示意其坐下。
趁著王右勃指點本縣士子的檔口,王陵心底起伏不停!
他實在沒想到:今日初次見面,王右勃能對他這般'抬舉'.
不僅讓他專陪於側,還在開場,三兩句話幫他張目揚名!
想來,有了他這位天下名仕今日一番話,對他今後之路可是好處多多。
旁的不提,單說今後科舉之路上,和別人文章相近的情況下,有此好名聲,他上榜的機會無疑會大上不少。
底下的一眾士子,就這麼眼睜睜看著上首的王右勃為王陵張目,三言兩語給對方定下一個“孝心固誠,讀書用功“的名頭,很多人眼底流露出不滿!
本來嘛,在場眾人'明面'上都是同處於一個起點。
可今日,王陵得了'孝心固誠,讀書用功'的名頭後,便明顯與眾人拉開了差距。
面對王右勃這位不僅出自門閥晉陽王氏,自身還是名滿天下的名仕,眾士子也是敢怒不敢言!
除了心中牢騷'王陵'有個好出身外,只能盡力表現,以希望自。也能獲得王右勃的'賞識'.
殊不知,今日這場宴會,王右勃本就是奔著'王陵'來的。
其餘人,不過是'添頭'。
他們便是再努力表現,也只能獲得王右勃幾句,不鹹不談的所謂'評價'。
“王大人,這位是我洪都曾家子弟,名叫曾泰......“
縣尊周琅哪裡知道王右勃的想法?
在宴會之前,他便收了縣裡幾家大族子弟的'孝敬',故趁著這個好機會,不停向王右勃進行舉薦。
一開始王右勃受了對方招待,也不好拂對方面子,每次周琅舉薦,他都耐著性子考校幾句。
只是,像眾人這般連秀才試都沒有透過的水平,實在難入他的法眼。
故耐著性子考察幾人後,便作出一番疲憊態,對周琅笑道;
“今日便到這裡吧!“
此言一出,周琅只得悻悻住口,朝身邊師爺遞了個眼色,師爺走到大鼎處,對左右士子笑著拱拱手;
“王大人乏了,今日宴會且到此處,諸位請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