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趁著剛到郡城,好好瀏覽一番漳郡的風光。只是身邊張炎這條‘隱藏’在暗處的毒蛇在,王陵暫時還需與其虛與委蛇,實在難以放鬆心神,盡興暢覽。
倒是趙赤嶺玩得挺盡興,逛廟會期間,不時點評身旁匆匆而過的妙齡婦人,頗有種“浪蕩公子”的作派。
逛完廟會,三人回到‘鼎福居’後,不約而同,開始閉門溫習功課。
院試在即,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便是趙赤嶺這種,平日有些散漫的人,事關前途大事,也是一改平日散漫,認真溫習到深夜。
畢竟,十二萬六千六百字的《道經》通篇背誦便已不易,更別提從中取段,釋意做文章.
話說,王陵自從那日獲得“科道全解”後,便開始與自己以前所學兩相對照。僅僅不到三月時間,給他的直觀感受是,學業開始大幅提升。
不愧是名仕所著,字裡行間高屋建瓴,一針見血,讓王陵屬實收益斐然。
因此,對即將來臨的院試,王陵信心大增!
時間如指尖橫沙,總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逝。
一晃,考期已至。
漳郡貢院外!
王陵等人拎著考籃,於大門之前分列,按照各縣的安排井然有序排著隊。
高松的大塊青石打磨的的如同鏡面,威威拔地三丈有餘,渾然一體,無一絲縫隙。
青石上流水一般的符文來回盪漾,無數紛繁複雜的符文跳躍期間。
這一刻,站在‘貢院’之前的王陵,方有了一種身處‘道法顯聖’世界的既視感。
第一次感覺,來自“法”的威嚴。
牆根底下,三步一甲,長矛林立,陽光垂落,在鎧甲的金屬面上反射冰冷的寒光。
這些衛兵,站如標槍,目視前方,被鐵面包裹的孔洞中,精光閃爍,讓人不敢與之對視。
肅然的氣氛在空氣中縈繞不散,貢院門口排隊的一眾士子大氣不敢出。任憑前方郡城小吏拿著冊子吆喝,一隊一隊上前勘驗正身。
很快,便輪到洪都縣這一隊。
王陵聽得叫喊,立刻伸手從胸口處掏出考牌,攥在手中。
考牌通體鎏金,邊緣雕刻著不知名紋路,上面以大紅硃砂刻寫著考號及他的姓名。
洪都縣眾考生上得臺階後,一齊出示手中金色考牌。
輪到王陵時,王陵只見隨著自己考牌被小吏入手後,瞬間紅光一閃!緊接著,懸掛著東側的一面古樸寶鏡便把他整個人籠罩。
下一刻,王陵自己,考牌,鏡面同時發出紅光,像是三者之間,隱隱有什麼莫名的聯絡。
這些,根據記憶,在童子試是絕對沒有出現過的。由此可見,天庭和大晉朝廷,對於功名的重視程度。
“透過。”
“有勞!”
見小吏勘驗無誤,王陵緊張的心情瞬間放鬆不少。
接過小吏遞過來的考牌,王陵跟著前方考生進入貢院。眾人被引入考棚,根據考牌的標記,開始尋找自己考試位置。
“考舍呈東西縱向,一列一列南北排列,青石板道路連線,並然有序。每一列考舍有若干號房,三五個平方,有簷無門窗,裡邊平架著兩塊木板。考舍按‘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等字序排列,號房則按照‘數字’標註。
例如:最南側考舍,臨大路號房,牌子上便寫著,‘天字一號房’。”
排列的十分清晰明瞭,不難尋找。
王陵手中號牌是‘黃字六號’,一個十分吉利的數字。
他走到第四排,很快便找到自己‘號房’位置。
略微收拾一番,撣塵擦灰,放下考籃,取出筆墨紙硯。
王陵端正坐好,等待開考。
一時,鐘聲響了三聲,貢院關閉。
吉時到!
考卷隨著在青石道上穿梭文吏,發放到場中每一位考生手裡。
王陵小心捧著試卷,在面前板子上撐開,面色鄭重,逐字逐句檢查考題。不
一時,臉上神色逐漸放鬆下來,甚至隱隱有些雀躍。
秀才版內容物超所值,基本上所有考題的考點,都被其內容覆蓋。王右勃深夜資送的《科道全解》,更是畫龍點睛。他只掃一眼,無數重點,要點,便悉數浮上心頭。
現在,再回頭看這些院試考題,讓王陵頗有種,前世高中生做小學考試題的既視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