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醫生在吳一涵的病例中有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病人疑似遭受到了毒打。
看到這裡,張芷晴立刻拿起手機,根據這名醫生的聯絡方式,給這人打去了電話。表明自己身份後,張芷晴在電話中對醫生問道:“您認為吳一涵是被人毒打的?”
“沒錯,從傷痕的傷口上可以很明顯的得出這一結論,吳一涵不可能是遭遇到了車禍才導致身上的重傷,他應該是被人毒打了一頓,對方的目標應該是要把他打死,但是他頑強的活了下來。”
“是這樣啊.吳一涵始終也沒有承認他被人毒打的事實嗎?”
“沒有,他一直都聲稱自己是遭遇到了車禍。”
“是誰把他送到醫院的?”
“這我就不知道了。是救護車找到的他,至於是誰撥打的120急救電話,現在已經無從查起了,已經好幾年了。”
“這樣啊,謝謝您的幫助。”
掛掉電話後,張芷晴陷入到了沉思中。毫無疑問,當年遭受了一度慘絕人寰的毒打之後,吳一涵一定是失去了意識,他被受到醫院的時候,幾乎已經徘徊在死亡的邊緣了。這種狀態的他有能能力撥打120急救電話嗎?
大機率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當時是有人給他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但是這個人卻沒有等候急救車的到來,否則的話,這個人應該會被急救人員要求一起登上急救車。
但是吳一涵是被獨自送到醫院的,也就是說,事實很可能是急救車到達的時候,現場只有吳一涵一個人,而且他已經快要死亡了。
這才是符合邏輯的推斷。
也就是說,有人目睹了吳一涵被人毒打的過程,在事情發生之後,他們叫來了救護車,但是卻沒有管吳一涵之後的事情,而是離開了。
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有人目睹了暴行的發生,但是走了。吳一涵經歷了一場險些丟掉性命的磨難,但是他卻堅持聲稱自己只是遭遇到了車禍,而不是被人毒打。
他想要隱藏什麼呢?
換位思考的話,如果張芷晴處於這種情況下的話,她想要做的事情一定是讓警方的人抓住毒打自己的人,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但是為什麼吳一涵的行文正好相反呢?他像是在掩護險些殺死自己的那些人。
聯想到失蹤的陳可欣,張芷晴不難推斷出一個結論:那群人不禁毒打了吳一涵一頓,他們甚至有可能強行帶走了陳可欣,所以這才是為什麼吳一涵會在醫院清醒過來後,堅決否認自己遭受到了他人的毒打。
他擔心警方的介入會讓自己的女友的處境更加的危險,那些犯罪分子很有可能狗急跳牆,把陳可欣殺害掉。
事實可能就是這樣,吳一涵想要陳可欣安全的回來,但是陳可欣最終還是死在了那群兇殘的犯罪分子的手上,所以吳一涵才會因為這樣的鉅變而變成了如今這幅模樣,成為了一個殺人狂。
但問題又來了。
為什麼吳一涵在報仇之後——張芷晴有理由相信,陳強三人下落不明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們已經被吳一涵找到並幹掉了,吳一涵已經證明了他擁有這樣的能力——他還要對同乘同一輛長途客車的乘客和司機進行報復呢?
張芷晴想不通這件事。
還是葉楓解開了她的疑惑。
“這有什麼想不明白的。”聽了張芷晴的設想後,葉楓立刻就說道,“很簡單的道理,明擺著呢,肯定是因為仇恨啊。”
“仇恨什麼?”
“芷晴,你平時的機靈勁兒都哪去兒了?”王建仁這時也說話了,“楓子已經想到了,我也一下子就想到了,肯定是因為歐陽美娜他們袖手旁觀了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