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者

第183章 凜冬(14)

因為線索的提供方是nhd的張芷晴,所以葉楓一行人得以參與到對吳一涵的審訊中。不過說是這樣,其實也就是他們四個人獲准進入到一個大辦公室,和特別調查組的人員一直注視著投影屏上實時播放的審訊室中的畫面。

王建仁吃了上官明帶來的早點,弄得諾大的辦公室中全是韭菜雞蛋的味道,其中混合著煙味、臭腳丫子味和頭油味,甭提有多噁心人了。張芷晴要不是對案情的進展十分關切的話,她肯定早就摔門離去了。

葉楓倒是對這種熟悉的男人味沒什麼牴觸,他坐在辦公室的一個角落裡,和張芷晴、上官明一起注視著投影屏上的審訊畫面。

至於王建仁,他已經和那位調查組的負責人——禿然的那位仁兄——坐在一起,不知道正在爭論著什麼,似乎非常熱鬧。

畫面中的吳一涵穿著一身棉質的睡衣,他上身披著一件警方的制式棉衣,由於鏡頭的角度,吳一涵的大半張臉隱藏在陰影之下,這讓他臉上的面部表情看不太真切。

但毫無疑問的是,類似緊張或慌亂的情緒在他的臉上看不見分毫。

吳一涵表現的很平靜,反而是坐在他對面的三名審訊人員,顯得有些緊張和拘禁。四個人坐在狹小的審訊室內,誰都沒有說話。

三名審訊人員低頭專注的檢視著面前的資料,不和吳一涵進行眼神接觸。

葉楓清楚,這是一個審訊技巧,即讓被審訊者先開口。在對話中,通常先開口的人會處於劣勢,用這種沉默來對嫌疑人的心理進行施壓,讓其胡思亂想,進而自亂陣腳。

有些審訊專家喜歡先讓嫌疑人進入到審訊室中,將這個人晾一段時間,增加嫌疑人的心理壓力。

有些人則是喜歡先坐在審訊室中等待嫌疑人被帶進來,讓嫌疑人有一種進入他人領地的壓迫感。

根據個人的理解不同,審訊技巧的施展也各有不同。

不過看樣子,這個小技巧在吳一涵的面前沒起到什麼作用。他平靜的坐在冰冷的金屬椅子上,手腳一動不動的放鬆放置著,臉上既沒有冷汗留下,也沒有眼神躲閃,他就這樣出神的看著審訊室的牆壁,像是在欣賞一幅畫作一般。

審訊者開口打破了沉默:“吳一涵,就讓我們跳過那些無聊的對話好了,警方已經掌握了切實的證據,足可以證明你就是殺人兇手!根據警方的調查,在鄭成龍一家遇害的事發現場發現了你的身影。你的任何狡辯都是沒有意義的!”

可以,上來就開門見山。葉楓看著螢幕想到。這種技巧叫做‘對質’吧,運用衝擊效果,直接給予壓倒性的宣言。這一行為只有一個目標:要嫌犯招供。透過連線一個事實或幾個非事實,達到一舉摧毀嫌疑人心理防線的目標。

“我沒打算狡辯什麼。”面對重拳出擊,吳一涵只是揚了揚眉毛,“你說的沒錯,那一家三口遇害的時候,我的確就在龍潭村。”

“所以你是在承認自己的罪行嗎?”

“罪行?當然不是,你為什麼會認為我與那場火災有關係?”吳一涵輕鬆的笑了笑,“不,我只是承認事發當天我的確身在龍潭村。但是那場吃人的火災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你當然會否定。”審訊者說,“你已經有將近兩年的時間沒有工作了,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嗎?”

“算是吧。怎麼話題轉到這個上面了?”

“因為失業,所以對生活產生了絕望,進而想要對這個世界報復、想要毀滅這一切。這也並不是不能理解。吳一涵,你只是生病了,你需要幫助了,你——”

合理化。葉楓看著畫面中那位滔滔不絕的審訊者,心中默默地想著。這人在給嫌疑人的認罪尋找一個理由。

“打住,誰說我完全封閉自己了?誰告訴你我這兩年什麼都沒幹,只是失業在家?”吳一涵笑了,而且笑的很開心,“我是一名自由職業者,寫影評之類的文章賺稿費。這位大叔,你是不是應該先去洗把臉,清醒清醒。你都開始說胡話了。”

吳一涵的話無疑是打了特別調查組所有成員一記響亮的耳光,這些人在感到難堪的同時,也意識到了吳一涵這個人的厲害。

通常而言,即便是心中無愧的普通人在面對這種架勢的時候,也會因為緊張和不安而表現的惶恐,說話很難保持條理和理智。但是吳一涵卻是一直在平靜的迎接審訊者出的每一招,他甚至遊刃有餘的進行了反擊。

這人的心理素質也太強了吧

類似的念頭在每個關注審訊情況的人的腦海中浮現。

這人絕對有問題!

吳一涵沒有等審訊員進行反駁,他直接使出了殺招:“警官,在火災發生的時候,我正在村子另一頭的一間餐館裡吃飯,你們去問一下,店老闆和服務員都可以為我作證。當時店裡面可不止我一名客人。

“沒錯,我的確是到火災看過熱鬧。但是去看熱鬧的人多了,你們難道打算一個一個的都像是對待我一樣,把他們從被窩裡拽來這裡問話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