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檢司害狀元
明朝時期的浙江省平陽縣,因為管轄範圍過大,縣官管不過來,就在全縣設了幾個巡檢司,幫助縣官處理各地民事和治安。蒼南縣(原屬平陽縣,1981年分出)靈溪壩頭山附近就設有一個巡檢司。關於這個巡檢司,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有一次,巡檢司帶領一班人馬到瀆浦等地巡查,隊伍浩浩蕩蕩,鑼鼓齊鳴,好不威武。瀆浦賑饑狀元章士昌家奴看見,慌忙稟報狀元夫人,說外面不知什麼大官到此,十分威風。
狀元夫人曉得此事,心生妒嫉,當晚就對狀元耳邊講:“你當什麼狀元?還不如別人一個巡檢司!”
狀元連想都沒想一下,打著鼻哼講:“巡檢司算什麼官!我的一隻靴,就可以叫他三步一跪,不信你試試看。”
過了一陣子,聽說巡檢司又來瀆浦巡查,狀元夫人就把狀元轎扛到巡檢司路過的地方,裡面放著一隻狀元靴。巡檢司路過此地,遠遠看見路中心放著一頂狀元轎。巡檢司趕緊落馬,三步一跪,一直跪到狀元轎,大聲驚呼:“狀元在上,受小人一拜!”一連叫了三聲,裡面無人答應。
巡檢司上前,掀開轎簾,發現裡面僅僅放著一隻靴子,其他什麼都沒有。巡檢司又氣又惱,心想:你這狀元也欺人太甚了。
巡檢司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治一治這個欺人狀元。
過了半年光景,巡檢司偷偷命人收集了很多刀槍劍戟之類的兵器,派人運送到狀元府附近山邊,把這些兵器偷偷埋到小河裡,狀元府大小家丁無人知曉這事。幹完此事後,巡檢司找人連夜快馬密報朝廷,稱溫州平陽賑饑狀元謀反,已經制造了大量兵器,藏在狀元府附近小河裡。
皇帝聽說有人謀反,派人火速到現場查證。果然,狀元府附近小河裡查獲大量兵器。皇帝大怒,下了一道聖旨,要將平陽賑饑狀元就地正法。
溫州太府曉得此事,覺得事有蹊蹺。他想,賑饑狀元因賑饑濟貧出名,被朝廷封為狀元,怎麼會謀反呢?太府到京都稟報皇帝,要求再次進行查實。皇帝覺得溫州太府想法有道理,就下了一道緩斬聖旨,派了另一隊人馬快速趕到平陽,當第二隊人馬趕到離斬首現場僅剩下五里路的時候,聽到鑑斬場炮響,狀元已經人頭落地。
事情查清以後,皇帝覺得冤枉了狀元,就下詔厚葬賑饑狀元,賜金頭一個。為防止有人劫棺,皇帝還賜給狀元棺木36柩,外人根本不曉得金頭在哪一柩棺木裡面。
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屈死的狀元,就在官兵聽到炮響的離狀元斬首之處五里的地方立了一個牌子,叫做五里牌。
明代摩崖石刻的故事
在豐滿區朱雀山經濟開發區阿什村的懸崖上,有兩處摩崖石刻。據考證,此處摩崖石刻是迄今為止吉林省內發現的唯一明代石刻,它是研究明代經略東北的重要歷史遺蹟,196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什哈達為滿語,意為“一山忽然分為二”為斷崖峭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