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朝鮮看出明朝動了真格的,只好退步,不再阻攔猛哥貼木兒,而就猛哥貼木兒來說,其心本就是向著明朝一邊的,於是他“陽為不順朝廷,以示郭敬儀(朝鮮官員)內實書輸寫納款無貳之誠於王教化的”1405年9月,隨王教化悄悄來到了大明京師。
明成祖見到猛哥貼木兒後,大喜,立即加封其為建州衛都指揮使,實權甚至超過了阿哈出。
此事,即在法律上結束了猛哥貼木兒只能做為明朝的朝貢者的歷史,確定了明朝對其部的主權,猛哥貼木兒本人,也由大明的朝貢者成為大明的官員,其百姓,則由所謂“化外”之民成為了大明帝國的百姓。
猛哥貼木兒迴歸明朝後,其部眾依然駐於朝鮮半島的阿木河(今朝鮮民x主主義共和國境內會寧地區)1406年朝鮮放其部眾遷回中國一邊,1407年,在朝鮮境內的另一大部佟索魯阿部,由此,女真人逐漸遷回中國一邊。
猛哥貼木兒雖然回到了明朝,但並未因此仇恨朝鮮,相反,猛哥貼木兒在回國後,還曾經多向送給朝鮮方面禮物,表示友好。然而,猛哥貼木兒的友好並沒有換回朝鮮方面的同樣回報,相反,朝鮮方面見無法用“和平”的方式拉攏女真人,終於扯下偽裝,開始要訴諸武力了。
1410年3月,朝鮮方面假以交好之名誘殺了大明毛憐衛指揮使把兒遜與建州衛的指揮哈爾非、加時仇等人,又扣壓了其他一些女真人,試圖以此來嚇服女真人。
但是,朝鮮方面也懼怕明朝怪罪,於是又裝出委屈的樣子,來了一個惡人先告狀,把責任推到了女真人一邊,明朝不知是大度還是糊塗,竟然沒有追究朝鮮方面的責任。
然而,已經迴歸祖國的女真人卻再也不甘心再受朝鮮人的欺壓,事件發生後,猛哥貼木兒憤怒異常,親率大軍攻入朝鮮邊境,對朝鮮的不法行為進行了軍事懲罰,而後,猛哥貼木兒向朝鮮提出了和平解決事件的要求。
朝鮮見實在打不過女真人,只好交還了非法扣壓的女真人。
為了表示和平,猛哥貼木兒也交還了在戰爭中俘獲的人口和牲畜,並且開始內遷,與阿哈出部合併。
1412年,猛哥貼木兒入京述職,明朝增設建州左衛,以猛哥貼木兒為建州左衛指揮使。
公元668年,高句麗亡後被唐朝全盤接收,唐朝和新羅的邊界在漢江,9年以後新羅陳唐朝大軍在西域激戰無力分神,於是發動兵變把邊界被移到了大同江,此邊界一直維持得了明朝的初期。由於大同江以南高句麗的舊地非常的小,只有約5%的比例,所以新羅時代和以後的整個的高麗王朝,都沒有把高句麗列入本國曆史。
到了明朝初期,朝鮮透過手段取得朱元璋的歡心下詔同意割讓從中國奪取了從大同江到鴨綠江的大片領土,這部分的土地全部都是第一次化入朝鮮的版圖,而且都是高句麗故土,所以才有朝鮮王朝重編歷史,把高句麗也列入本國史。
李氏朝鮮的這種高句麗史觀是片面的,因為此時離高句麗滅亡已經是700多年了,歷史上頭一次劃入朝鮮的這塊土地是中國邊疆土地,而這塊土地的地底下有包括元朝、金朝、契丹、渤海國、高句麗、漢朝、為滿朝鮮、箕子朝鮮等不同時代的遺址罷了,李氏朝鮮把這塊新劃入朝鮮的中國邊疆土地去頭攢位,只取其中高句麗的一部分,作為與新羅百濟一起的所謂的朝鮮歷史的三國時代,實在令人無法苟同。
而且李氏朝鮮把高句麗劃入本國,也只是以鴨綠江為界,不像今天的半島人那樣叫囂要搶奪高句麗的全部歷史,而後媒體學界高喊“韓民族要收回高句麗在滿洲的故土”,可以想象,如果當年的李氏朝鮮敢如此放肆,朱元璋一定會再次大兵重臨把邊界推回到大同江,甚至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