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那場地震,雖然以範希文主動下放告終,但是東西兩府,三省六部幾乎在那場風暴之中換了個遍。若范仲淹回朝,說不得還能出些什麼亂子。
但是,陳執中並非奸佞小人,范仲淹的這份奏報是呈給官家的,那范仲淹歸京與否,都應該由官家來決定。所以,下午這份奏報就呈到了趙禎的面前。
仁宗皇帝看到這份辭呈,同樣臉色陰晴不定。他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不像範希文的作風。
三天前剛遞了摺子,說一切安好,請官家放心,還報了個神童。只過三天,就要請辭?這意圖也太過明顯了。
以趙禎對范仲淹的瞭解,他絕不是耍手段以恩寵要挾皇帝的人。
難道是革新之心不死,在地方等不及了?
或許吧,也許他真的等不及了才出此下策,急於回京。
但是,他現在還不能回來。
趙禎今年雖只有三十七歲,正當壯年,但是他在這個皇位上,卻已經坐了整整二十四個年頭。
從十三歲接位大統,太后聽政,到二十四歲臨朝親政,他見過太多太多的臣子之爭,政見之爭、黨伐之爭。
像去歲那樣的新舊之爭,短時間內絕不可再來一次,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范仲淹。
若范仲淹在京,就說明皇帝革新之心不死,必會招來更為強烈的反對。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他對范仲淹再倚重、再寵愛,在這個時候,也不敢放他回京。
陳執中卓立堂下,看著趙禎臉色數變,心中也是忐忑不已。他也怕趙禎一時激動,真的把范仲淹弄回京,那剛消停了沒幾天的朝堂,怕是又要亂了。
“陳卿以為如何?”趙禎思量良久,方悠悠地問向陳執中。
“臣不敢妄言。”
“但是臣”
“這裡沒有外人,陳卿但說無妨.。”
“臣以為,範公不可辭,.亦不能回京!”
“唉”趙禎悠悠一嘆,說了等於沒說。
“擬一道旨,駁回范仲淹置仕之請,升資政殿大學士,判蘇州事。”
趙禎最後還是下了一道似是而非的旨意,正如陳執中所說,不可辭,也不能回京。
但這道旨卻傳達了一個十分明確的訊號。
陳執中一顫.,沉默良久,方躬身領旨。
“臣!遵旨!”
這個結果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官家最終還是妥協了,沒有讓範希文回京。但是,改判蘇州.,卻意味非常。
蘇州地處江南富庶之地,政通民和。判蘇州,歷來被地方官員戲稱為度假,休養之職。
宋立朝以來,判蘇州事的地方官沒有一個不是在蘇州享樂兩年,就升遷入京的。
判蘇州被視為是皇帝要重用某人一個訊號,官家讓范仲淹知蘇州,也就等於明著告訴范仲淹,‘別急,回京是早晚的事兒,你先在那享受一段時間。”
也等於告訴天下人,范仲淹要回京了!
只是
只是不管是賈昌朝、吳育之流,還是陳執中這樣的耿直之臣,亦或是趙禎這位一國之君,沒有一個人想過,范仲淹這次請辭是玩真的!
對不住大夥兒,今天兩章的字數都不多,只有兩千出點頭今天查了一天的資料。寫的很慢,下一步要涉及很多宋朝的官制,軍制
瞭解一點宋史的人都知道,宋朝的官制,特別是熙寧變法之前的官制連宋人自己都弄不太明白,別說咱這個千年之後的小白了蒼山還有點沒理順。
還有一個事兒就是,答應加一更的,今天也沒實現.明天吧,明天一定加。
拜謝各位的點選、收藏,還有推薦。當然還有斛拔的幾個大紅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