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行資料,林思之陷入了短暫的思考。
“也就是說,設計這個遊戲的模仿犯認為,即便是在遊戲中聰明人比較多的情況下,也會有保底40%的死亡率。
“而在參與遊戲的玩家不太聰明的情況下,死亡率更是會高達70%。
“從最開始就是按照這個數值去設計的嗎?”
根據遊戲型別的不同,遊廊給出的策劃書格式也會有細微的區別。
比如『血液撲克』這種分配類遊戲,或者一般的審判類遊戲,都不會要求模仿犯填寫【預估死亡率】。
但這次的遊戲是一種新的型別:『篩選類』,從遊廊之前的描述來判斷,通俗一點的意思就是淘汰。
而且淘汰的目標同時包括了模仿犯和玩家。
在篩選類遊戲的策劃書上,有個比較顯著的特徵,就是在第一頁就有【預估死亡率】的填寫項,並且還有備註:設計師需要寫出自己認為可能出現的死亡率上下限。
但沒有寫著“死亡率必須達到多少”之類的要求。
也就是說,即便是以『淘汰玩家』為目的,具體要淘汰多少,也仍舊是由設計遊戲的模仿犯來決定的。
40名玩家,如果淘汰70%,那就是會死28個人。
林思之不由得微微皺眉。
“這死亡率未免也太高了,這到底是『篩選』,還是『割草』?”
繼續往下看。
策劃書上按照既定格式,密密麻麻地寫了大量規則,各種所需道具也都寫得清清楚楚。
林思之將手中缺頁的策劃書從頭到尾仔細瀏覽一遍,大致確定了遊戲的內容。
『相親遊戲』將從6個社群中選出40名玩家參加,男女各20名。
每個社群簽證時間最少的三名玩家,將強制參加。
此外,也可以透過自由報名的方式參加,每個社群限定總人數4~8名,且必須確保男女比例為1:1。
遊戲將持續進行8小時。
男女玩家之間有著不同的收益規則:
男玩家在離開遊戲時,將無差別獲得3萬分鍾簽證時間作為獎勵;
女玩家在遊戲中,每小時將隨機扣除少量簽證時間(5分鐘以內),且遊戲結束時沒有3萬分鍾簽證時間的獎勵。
遊戲正式開始後,將按照『10分鐘休息-10分鐘會面』的模式交替進行,也就是8小時內,每位玩家將進行24場會面。
在全程8小時的遊戲中,玩家除了進入會見室與其他玩家會面之外,只能在自己的休息室中活動,且無法透過任何方式與其他玩家進行交流。
會面時,將隨機抽取不同社群的玩家進行匹配,抽取到異性玩家的機率為『75%』。
玩家每小時將獲得1個『點贊』和1個『點踩』,可以在會面時投給對方,以表達自己的態度。
在遊戲的最後一次會面將進行『終選表決』,如果會面雙方為異性,且互相給對方點贊,那麼兩人在離開遊戲時,都將額外獲得3萬分鍾簽證時間。
從第2小時開始,遊戲還會更新『選秀』規則,隨機抽取兩名玩家進行選秀pk。
其他玩家可以向他們投出『有趣』或『無聊』,其中,10個『有趣』可以換1個『贊』,獲得20個『無聊』則會被強制掐斷表演。
休息室中,有自動售貨機和資料查詢機。
自動售貨機中會出售高價的食物、飲料以及簽證時間兌換券。
資料查詢機可以查詢自己身上已獲得的『贊』、『踩』數量,也可以查詢遊戲內與『比例』相關的資料,並向全體玩家進行廣播。
但不能查詢任何與個體的『贊』、『踩』變化相關的資料。
4小時後,遊戲將進入第二階段,並增加全新規則。
但具體是什麼規則,策劃書的殘頁上並沒有寫明。
只有三條殘缺資訊:
【進入第二階段後,玩家在選秀表演中獲得20個『無聊』,將遭受即死懲罰。】
【透過遊戲內的任意規則殺死其他玩家後,將獲得該玩家剩餘簽證時間的1/10作為個人獎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