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模仿犯

第57章 遊廊的偏好

林思之稍微頓了頓,繼續解釋道:“比如1號囚室,主題是牛馬疲於奔命。可以蔡志遠進,也可以丁叔進,甚至可以讓張鵬、汪勇新進。

“不管誰進,都能找到相應的說法。

“張鵬進,就是讓遊手好閒的人開始勞動。而讓汪勇新進,就是讓躺著賺錢的大老闆體驗牛馬的艱辛。

“同理,2號囚室吊路燈,可以吊汪勇新,也可以吊高佔魁。資本家可以被吊路燈,那麼資本家的幫兇為什麼不能吊呢?

“3號囚室,誰進都說得通。

“4號沉默是金也可以讓張鵬進,因為張鵬之前一直在蠱惑丁叔,他去4號囚室同樣符合沉默是金的主題。

“5號囚室的無妄之災和6號囚室的天意也和3號囚室一樣,誰進都能勉強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國王完全可以做出相對自由的安排,只要在安排的同時,大聲宣佈這麼做的合理性,那麼總會有一部分觀眾對此表示贊同,公正度評分不會掉得太多。

“當然,前提是國王得有一定的口才。

“而且,就算提前觸發審判國王的機制也問題不大,假設汪勇新是國王,他在明顯偏袒丁叔和蔡志遠的情況下,只要這兩人不投處決票,他就是安全的。”

付晨陷入沉思:“嗯……好像也是。”

林思之繼續說道:“回到之前的話題。汪勇新做國王的話,也有可能自己進囚室,當然,這種可能性不高,而且也只會進3號囚室。

“國王會在這遊戲裡賺很多簽證時間,汪勇新自己也有很多簽證時間,如果只是進3號囚室扣一點的話,他也不會太介意。

“至於張鵬和高佔魁,我對這兩個人瞭解不多,很難給出具體的猜測。

“但從遊戲機制上來說,這遊戲裡純粹的惡人也不一定就會死。

“假如國王一上來就只把兩個囚犯扔進囚室,然後為了拿觀眾打賞而往死裡折騰其中一個人,公正度評分肯定很快清零,觸發審判。

“但只要被國王偏袒的那個囚犯不投處決票,國王就是安全的。

“而審判國王的投票只有一次,只要過了這次投票,國王就可以為所欲為。

“當然,實際情況比這要複雜得多,我也只是在遊戲機制內做出一種假設。”

曹海川點了點頭:“是啊,所以丁叔跟這四個人相比,他在這遊戲裡最大的劣勢是什麼呢?

“我覺得就倆字,擰巴。

“丁叔是這五個人裡邊,最擰巴的人。

“所以他在這遊戲的不同時期,採用了很多種不同的標準。

“這就導致他既沒有拿到最高的公正度評分,又被所有的囚犯厭惡。”

曹海川吐出一口煙霧,繼續說道:

“當然,如果丁叔能知道公正度投票的事情,這一切或許會有所不同,但很可惜,遊戲機制的限制讓他沒有任何機會知道。”

付晨皺眉道:“我之前就想說,這個公正度投票刻意隱瞞不讓國王知道,確實有些不公平。”

林思之搖了搖頭:“我倒覺得這個機制很合理。

“因為國王本就是強勢一方,幾乎掌握著場上絕對的主動權,如果他知道公正度投票存在,就可以毫不猶豫地糾正自己的行為,立於不敗之地。

“遊廊和模仿犯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

“而且公正度投票的這個機制和『農夫行走』一樣,有特定寓意。

“在現實中,國王的每位臣民,也都會在心裡對國王進行公正度投票,國王也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到底還有多少分數。

“就像那句詩說的一樣: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

“國王永遠不會知道審判什麼時候會降臨在自己的頭上,甚至不知道這種審判到底是否正在進行。而等他看到審判的時候,就已經一切都晚了。

“而且,真正決定國王生死的不是觀眾,而是囚犯。

“就像在現實中,臣民對國王失去信任之後,最終決定國王會不會被推上斷頭臺的往往不是臣民,而是被國王迫害最多的囚犯和奴隸。

“總之,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遊戲機制很現實,也很巧妙,所以才激化了丁叔的這種特質。

“丁叔之所以會有些擰巴,是因為他一直憋著一團火,他一直都覺得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並且痛恨這種不公平。

“這本身沒什麼問題,可當他成為這種不公平的受益者時,卻更有可能做出一些偏激的決定。

“因為他會認為,用不公平來回饋不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

“就像他在遊戲中反問,憑什麼?

“哪怕是18000分鐘的簽證時間,也拒絕付出。

“這不全是因為吝嗇,也是他對於公平的執念,驅使著他做出這種不理智的行為。”

付晨若有所思:“所以說,越是在意公平的人,反而越容易掉入3號囚室的陷阱……

“那麼,這遊戲的設計者,到底是根據丁叔的職業和檔案,猜出了丁叔的性格,還是……他之前見過或者認識丁叔?

“他處心積慮害死丁叔的目的又是什麼?

“私人恩怨?還是說,簽證時間?”

林思之想了想:“如果是收割簽證時間的話,也完全說得通。

“因為這遊戲有一種最極端的可能性:丁叔殺死全部的四個囚犯,而此時公正度清零、觸發了審判國王的機制,預設四票處決票。

“那樣的話,就達成了全滅的結局。不論是觀眾們打賞丁叔的簽證時間,還是丁叔和四名囚犯的剩餘簽證時間,就都會被收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