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將會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字。”
付晨沉默片刻,問道:“對了,丁叔之前在『血液撲克』是和哪個社群一起玩的?我記得,好像是1號社群?”
林思之沒再說話,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曹海川掐滅了菸頭:“推導到這個地方,差不多了。在沒有找到更多證據之前,繼續往深了想可能會適得其反。
“再說了,這些都是純粹的猜測,也有可能只是在跟空氣鬥智鬥勇。
“萬一這個設計者確實沒想那麼多呢?萬一這些真的都只是巧合呢?也未必沒有這種可能。
“你們就當我是在說胡話吧。
“時間不早了,回去休息吧。”
……
林思之回到自己的房間,洗漱過後開啟電腦。
沒有新的訊息。
這意味著至少在未來三天之內,遊廊應該不會再開啟。
再度開啟『國王審判』的遊戲規則檢視。
這是遊廊中出現的第二個s評級的遊戲,而之前即便是在所有模仿犯方案中被唯一選中的『血液撲克』,也只有a評級。
原本林思之猜測,或許遊廊發給每位模仿犯的檔案都是不同的,自己在不清楚張鵬和高佔魁罪行的情況下,沒設計出最貼近的遊戲。
而設計『國王審判』的模仿犯拿到的三份明牌檔案裡有張鵬和高佔魁,所以設計出了更嚴苛的遊戲。
但從『國王審判』的情況來看,這個模仿犯似乎也並不是特別確定張鵬和高佔魁的罪行到底是什麼。
『沉默是金』似乎是透過高佔魁的站點站長身份猜的,畢竟這個職位很難不教唆外賣員;而『無妄之災』則更像是一個口袋,犯了什麼錯都能往裡套。
張鵬和高佔魁的罪行,並沒有特別嚴重,即便提前知道,林思之改進了設計方案,也不見得會被選中。
所以,林思之終究還是要想清楚這個關鍵問題,那就是為什麼遊廊最終選擇了『國王審判』,而沒有選擇他設計的遊戲。
從遊戲內容來看,林思之設計的遊戲『生死直線』同樣也考慮到了演算法壓榨一類的主題,也猜到了這五個人涉及的極有可能是同一起案件。
所以核心區別應該不在這裡。
林思之想到了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是他設計的遊戲危險性不夠。雖然叫『生死直線』,但實際上這遊戲的死亡機率很低。
這是因為林思之發自內心地認為丁文強、蔡志遠和汪勇新罪不至死,不該接受死亡機率那麼高的審判遊戲。
強行設計的遊戲,只是勉強和他們的罪行相匹配,自然也只能是低死亡率的遊戲。
而『國王審判』的設計者相較於林思之最大的優勢,就是他並沒有被這五名玩家的具體罪行給限制住,完全不在意這遊戲會不會出現非常慘烈的傷亡。
按照『國王審判』的規則,是有可能出現“五人團滅”或者“死到只剩一個人”這種情況的。
第二種可能性,是他設計的遊戲針對性不足。
因為是多人遊戲,所以林思之並沒有像之前針對魏新建一樣在遊戲機制上針對某個具體的玩家。
而反觀『國王審判』,除了對丁文強有著極強的針對性之外,幾個囚室的設計在迎合遊廊方面也很討巧:
乍一看完美匹配上了所有人的罪行,但仔細思考又會發現,其實還是有很大的模糊空間,並非絕對一一對應的關係。
這也可以看成是某種更好的“應試技巧”。
林思之不太確定具體是哪一種原因,當然,也可能二者兼有。
他看著國王審判的相關規則,陷入沉思。
“或許對於遊廊來說,從一開始就並不在意遊戲的懲罰力度和罪犯的罪行到底是不是嚴格匹配。
“丁文強已經被法律施加了應有的懲罰,而蔡志遠從法律層面看也毫無任何錯誤。
“但遊廊還是將他們拉進了殘酷的審判遊戲中。
“按照規則中的描述,遊廊存在的意義是『清除與審判』,也就是清除廢物,審判罪人。
“遊廊所謂的罪人,並不是單純指法律意義上的罪犯,而更接近於‘原罪’的概念,與人性的弱點有關。
“審判遊戲不僅可以針對玩家已有的罪行進行審判,還可以透過釣魚執法的方式激發玩家人性中的原罪,並施加慘烈的懲罰。
“在這種情況下,遊廊依舊會給出很高的評價。
“在遊戲中,看不透遊戲規則的,被激發出原罪的,不能突破人性弱點的,都會被遊廊認為不配在新世界生存下去。
“對於玩家來說,必須做到這三條中的任意一點,才有可能在審判遊戲中存活。
“而對於遊廊來說,模仿犯提交的遊戲只要這三條滿足其一,就有可能透過稽核;三條全部滿足,就有可能獲得s評價。
“至於玩家死或者不死,冤或者不冤,又或者是否公平,設計者有沒有私心……這些全都不在遊廊的考慮範圍之內。”
在第12章打了一個補丁:獲得s評價的模仿犯可以在任意公共場合隱藏自己透過模仿犯身份獲得的簽證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