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的薪酬,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代表了他的能力,所以員工越多、薪酬越高,彙報的資料也越多。
高薪員工能力更強,所以彙報資料更多,這看起來也很合理。
但很多時候高薪的員工不一定就真的強,也有可能是公司的蛀蟲。
就比如某些公司,把高管全都裁掉之後,反而蒸蒸日上了。
很多低薪員工未必沒有能力,只是因為沒有站在特定的位置上,所以無法獲得展示自己的舞臺。
在遊戲中,資料彈窗是一條赤裸裸的迷惑項。
按照遊戲規則,如果公司中有一個7000月薪的,和7個1000月薪的,實際上後者對資料彈窗機率的提升比前者要大得多。
因為數額相同,人數卻明顯更多。
但資料彈窗只會在7000月薪的這個員工身上彈出來。
這其實代表了在現實中,小主管會搶走底層員工的功勞。
而第四條規則,其實就代表了現實中員工的培養機制。
只要給那些底薪員工一定的時間(3個回合)和空間(公司中沒有高薪員工佔位置),那麼他們也可以發揮和高薪員工差不多的作用。
當然,這些規則對玩家來說都是隱藏的,並不容易猜到。
但假設讓一個打工人來按照本能選,他大機率也會出於對那些小主管的厭惡而裁掉高薪員工、大量招聘低薪員工,透過本能找到這個環節的最優解。
反而是許彤這樣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雖然也有隱約的猜測,但最終還是因為摻雜了太多專業性的理論,自己和自己鬥智鬥勇,最終沒能研究明白。
如果她給出的方案是把高薪員工裁掉、把低薪員工招滿,那麼這個方案立刻就會得到蘇秀岑的贊同,也可以一次性就完成兩人的審判任務。
蔡志遠繼續說道:“當然,這也就意味著遊戲中確實存在一個漏洞,或者叫『完美解』。
“許彤你曾經問過:能不能把員工全都裁掉,然後在之後的某個回合中再招回來?
“現在站在上帝視角來看,是完全可以的,說這是漏洞也好,是後門也罷,確實可以這樣玩,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遊戲的難度。
“但是。
“唯一的問題在於,把員工裁掉之後,你真的願意再招回來嗎?
“顯然,在設計這遊戲的模仿犯看來,如果你真的願意招回來,那麼這個空子給你鑽一下也未嘗不可。”
這句話把許彤給問住了。
確實,這是個顯而易見的規則漏洞,或者叫後門,但並不是誰都能用的。
至少許彤和田釩,都用不了。
把員工全都裁掉之後,每個回合至少可以省下三四萬分鐘的簽證時間,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既然已經決定全部裁掉,那一定是公司的資金鍊很緊張,並且做好了不要任何資料的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把員工招回來完全沒有任何明面上能看到的好處。
唯一的理由,就是出於良心和社會責任感。
如果某個玩家,在剛進入遊戲時就把員工全都裁掉,然後在第12輪的時候又把員工全都招回來,甚至招滿,那麼他就可以獲得最大化的收益。
但很顯然,在不知道規則的情況下,能做出這種選擇的玩家很少很少。
眾人都陷入了沉默。
很顯然,認真分析遊戲規則之後,他們得出了一個有點讓人絕望的結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