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結果,李仁淑雖然稍稍有些失落,但其實也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畢竟之前蔡志遠就曾經說過,但凡交給全員投票,就一定不可能選出農民或者工人這樣看起來在遊戲中沒有優勢的職業。
即便李仁淑再怎麼強調『多樣化』的重要性也不行。
但對於李仁淑而言,在這種關鍵環節用集體投票來決定社群的納新和未來的命運,這也是一種必要的流程。
選出來的結果不論是什麼,也都可以接受。
“那麼最後一條就是年齡。
“我們分不同年齡段來投票吧。
“20到30歲,嗯,5票。
“30到40歲,7票。
“40到50歲,8票。
“50歲以上呢?4票。
“那麼30到40,或者40到50再投票一次,二選一。
“30到40,5票。
“40到50,9票。”
這個結果,倒是讓李仁淑稍感意外,她原本以為,投年輕人的會佔到多數。
但此時想想,或許是之前的討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之前很多人都在強調知識結構的重要性,而精算師要進行各種調研和資料的計算,年紀越大,經驗也就越豐富。
從話語權的角度來說,精算師和醫生這兩個職業,是有區別的。
社群內的人一旦受傷就可能會從醫生那邊獲得恩惠,所以醫生的年紀越大,威望越高,在社群內部的話語權就越重,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精算師則不同,本身就是一個偏輔助的職業,其他成員也不太可能直接獲得恩惠。
在這種情況下,年長的精算師反而話語權更弱一些。
因為第17社群畢竟是一個年輕人為主導的社群。
年輕的精算師在這個環境中更加如魚得水,可能會產生之前說過的話語權分配問題。
再迭加之前李仁淑說過的多樣性原則,年長的精算師可以同時在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兩方面對社群多樣性產生最佳化。
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傾向於年長的精算師這一選項。
當然,也不能太老,40多歲在很多人看來是最佳選擇。
李仁淑沒再多說什麼,起身去提交議案。
【議案:納新人選40至50歲的女性精算師】
【贊成:8票。】
【反對:3票。】
【納新人選-40至50歲的女性精算師投票透過,社群將在一定範圍內按照此要求進行篩選,並納入相對較為符合的新玩家。】
塵埃落定,很多人長出了一口氣。
李仁淑也如釋重負,雖然這並不是她認為最好的結果,但也完全可以接受。
最重要的是,這是完全公正的群體決策,那麼不論這個決策是對是錯,都由全體成員來共同負責。
“好的,那麼還是和之前納新鄭醫生一樣,不論大家是否贊同這位新成員的人選,都希望大家能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歡迎這位新成員。
“大家都辛苦了,我們好好休息,等待新成員的到來吧!”李仁淑說完,從座位上站起身來。
其他人也紛紛起身。
“大家都辛苦了!”
“仁淑也辛苦啦,這段時間你都在忙,好好休息一下吧!”
對於這樣的結果,大多數人都是滿意的。
很快,眾人各自散去。
蔡志遠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其他人都走了之後,對林思之若有所思地說道:“林律師,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件事情?
“納新的時間。”
林思之看了看他:“你是說,從24小時變成了48小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