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能獲得寶藏情報

第76章 龍涎香+巨量大黃魚

早晨,招待所石頭厝,明媚的陽光越過小小的窗戶,在黑漆漆的屋裡留下一抹亮亮的光斑。

秦遠睜開雙眼,從睡夢中醒來。

外面傳來陣陣嘈雜聲,頗為喧鬧。

端著個瓷缸,洗漱一番,接著秦遠嗑了顆參丸,迎著朝陽,在招待所院子裡,練起了養生功。

抽空朝隔壁望了一眼。

隔壁是縣政府,大門口,縣長身著一身樸素灰單衣,手裡拿個紙喇叭,聲音洪亮地對著一群漁民作著動員。

打了一會兒拳,忽然耳邊傳來一道溫和的聲音。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秦同志大清早不忘鍛鍊身體,好習慣。”

秦遠做了收功動作,轉頭看去,見羅副部長端著個砂鍋,笑吟吟地看向這邊。

“還沒吃早飯吧,來一起吃點。”羅副部熱情邀請道。

秦遠笑著點點頭,不多時,端個粗陶大碗,跟羅副部坐在院裡小石桌旁,吃著早飯。

香噴噴的魚片粥添了瑤柱,搭配光餅,看著很有食慾。

昨天確認了阿波丸沉船地以後,二組下午也去幫忙了,一直忙活到晚上才回。

而羅副部長回的更晚,許是熬了一夜,這會兒頂倆黑眼袋,但精神頭很好。

“呲溜”喝了口魚片粥,羅副部長目露笑意,興奮說道:

“海軍同志們奮戰了一夜,總算清理出一些淤泥,成功找到一方鉑金,20來噸。

按國際價格30美元/盎司算,這就2100萬美元,能買多少橡膠啊。

阿波丸號上橡膠腐爛嚴重,不能用,據說有3000噸,可惜了。”

這會兒國家嚴重缺橡膠,報紙上說,去年國內天然橡膠的產量才199噸,巨大的缺口,全依賴進口。

至於合成橡膠,也是去年才上馬研究。

斂去思緒,秦遠又朝縣政府門口瞄一眼,好奇問道:

“縣裡動員全縣出海大捕魚,是羅副部的手筆吧,掩護撈寶藏?”

羅副部長點點頭,鬱悶說道:

“老米賊心不死,大清早又出動偵察機,敵人的潛艇訊號也冒了頭。

怕敵人狗急跳牆。

我跟海軍幾個領導商議了一下,索性動員漁民們出海,讓海域動起來,混淆視聽。

嗯...牛山島那邊,也會做好警惕,防止漁民中的‘有心人’。

還有,沉船那邊,又調來兩個連的海軍,專業的,精通水下作業,人手充足,二組昨天折騰一天,今天可以好好休息下。

要是有興致,可以隨漁民出海看看,四月份為捕魚旺季,千帆競秀,捕撈大黃魚的場面,很壯觀的。”

“那我還真想見識一下。”秦遠眼裡露出饒有興趣之色。

“嗯,休整幾天,等阿波丸這事忙完,隨我去趟燕京,這次你幫了國家大忙,給我們調查部露了大臉,連海棠花|院那位,都要親自接見你這位小同志。”

聞言,秦遠臉上閃過期待之色。

吃完早飯,秦遠跟二組其他三人碰頭,說了想法。

而後四人擠上三輪邊鬥小摩托。

隨著一陣“突突突...”的響聲,三輪小摩托吭哧吭哧地向賴水生老家騎去。

臨海生產隊,便是賴水生所在的村子。

社員半捕魚半耕田,雖說也算漁民,但疍民不同,臨海村搭了一片頗具規模的石頭厝。

全村300多口人,日子過得挺不錯。

當摩托車的突突聲在村裡響起時,引得一群村民好奇圍觀。

“水生哥回來啦!”

“這是摩托車吧,我只在省城見過,真氣派...”

賴水生的爺爺打過鬼子,抗戰時是民兵,如今是村裡生產隊長,面板曬得黝黑,70多了,身體依舊硬朗。

聽見動靜,賴老頭擠進人群,瞧見自家長孫,眉頭皺了皺,出聲問道:

“水生,你不是去縣裡執行重要任務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了?還有,這三位同志是?”

賴水生粗獷的臉上露出笑意,高興說道:

“任務已經完成,這位是秦組長,很厲害,多虧有他領著,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而且上面的大領導說,這次立下大功,我要調去省城工作了,嗯...幹部崗。”

抓特務、發現阿波丸寶藏,功勞非常大,二組幾位成員都有好的安排。

賴水生的話,讓村民議論紛紛,連帶著望向秦遠的目光,也滿是熱切。

“水生哥出息了,要去省城吃商品糧啦。”

“那一般省城人都不能跟水生比,人水生是去省城當幹部呢。”

“老隊長家這是遇到貴人了...”

聽到長孫出息,賴老頭驚喜異常,火熱地看向秦遠,感激說道:

“多謝秦領導提攜我家水生,幾位領導來我們村,應該有事找我們幫忙吧,儘管提,村裡一定全力配合。”

“不是什麼大事。”秦遠笑著回道,“聽說萍潭島漁汛火爆,就想出海見識見識。”

“可不是嘛。”賴老頭附和說道,“這會兒正是捕撈大黃魚的好時候,一網甩下去,抓個千把斤大黃魚,輕輕鬆鬆。

秦領導,你們你們趕巧了,縣裡大清早剛動員我們出海大捕魚。

村裡的兩艘漁船,正停在漁港,準備出海,走,我帶你們過去。”

村頭東南角,有塊巨大的礁石延伸到海里,形成一個天然的棧橋,構成一個簡陋漁港。

在村民們一路熱情的帶領下,秦遠幾人趕到這裡。

兩艘漁船緊臨著礁石棧橋,船上一片忙碌,嘹亮打漁的號子聲,不斷掠過耳畔。

“嘿喲...嘿哈...網網滿艙...魚兒多多...”

站在棧橋上,秦遠好奇打量了一眼兩艘漁船。

別說,雖說是木頭船,但尺寸挺大,都是20來米長,沒有帆,裝了柴油發動機。

見秦遠目露好奇,賴老頭站在旁邊,自豪地解釋道:

“媽祖保佑,咱村收入高,生產隊有幾個祖輩們傳下來的漁場,大黃魚多到晃眼,每年都能打到好多大黃魚。

像去年,別地鬧饑荒,而村裡拋去上交鎮裡的,還撈了3萬多斤大黃魚,當時魚鰾多的糊牆上曬。”

五、六十年代,的確是大黃魚捕撈最多的時候,往後會越來越少。

秦遠眼裡露出期待之色,笑道:

“聽水生說,村裡有個捕撈大黃魚的絕技,我待會可得好好見識一下。”

賴老頭自得一笑,朗聲回道:

“老輩傳下來的手藝,聽魚術+敲罟法,捕撈大黃魚是一絕。

走,秦領導,我帶你們上船。”

不多時,秦遠四人跟著賴老頭上船,20多米長的大漁船上,載了十幾個人。

船艙裡,有個時時打理的神龕,擺著媽祖。

賴老頭虔誠地三跪九叩,上香,祈願:

“湄洲天上聖母媽祖在上,弟子...魚蝦滿倉,平安歸來。”

等拜完媽祖,賴老頭站起身,嘹亮地呼喝一聲:

“出海——”

緊接著,柴油發動機的“突突”聲驚起一灘海鷗。

兩艘大漁船徐徐駛向臨海村祖輩捕魚的漁場...

“嘎嘎...”

聲聲海鷗的叫聲擾人,鹹腥的海風拂面。

漁船的速度並不快,不知不覺已經日上中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