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能獲得寶藏情報

第46章 噴霧器、手壓井

44號,灶坡間。

看著馮舒雅遞過來的小禮盒,秦遠一陣意外。

自己的生日,他自然知道,1月1,剛過去,那天秦三柱給他做了碗豐盛的壽麵,算是慶祝。

倒是沒想到馮舒雅也把這日子記住了,估計是看到了自己的工作證。

此時,她水潤的眸子閃爍期待。

秦遠撓了撓腦袋,又赧然問道:

“很榮幸馮同志還記得我生日,呃...這禮盒裡是什麼?”

馮舒雅笑盈盈開啟禮盒,拿出裡面一塊全鋼手錶,輕輕推給秦遠。

“之前在火車上和西坡公社,你老向我問時間,我就想著送你一塊手錶,生活方便。”

“不行,不行,這太貴重了。”秦遠連忙婉拒。

手錶是一塊SH牌的全鋼手錶,本地品牌,而更貴的進口手錶,當下是很難買到的。

並且手錶這種特殊的奢侈商品,需要特殊的工業券,一塊表六、七十,秦遠身上錢足夠。

關鍵它要票,即使在信託商店也要。

秦遠就是有錢也買不到。

沒成想馮舒雅不聲不響買來一塊,她落落大方地把手錶拍到秦遠手裡。

接著勾勒嘴角,展顏笑道:

“拿著吧,你生的俊,戴上這表肯定好看、瀟灑。”

說罷,不待秦遠回話,她端上一碗熱湯圓,邁著輕快的步伐,瀟灑上樓。

秦遠也就沒再矯情,他也看過馮舒雅的工作證,記得她的生日在六月份,到時一定好好送個回禮。

接著,他拿起手錶,朝手上一戴。

別說,六七十塊的手錶套手腕上,的確瀟灑...

還沒完,晚上白藍也過來一趟,匆匆放下一雙親手做的鞋子,也說是送給秦遠的生日禮物...

大年初五,難得的好天氣。

早上,一輪暖陽掛在東邊,秦遠不緊不慢地蹬著車子趕到單位...

“秦隊,早!”

“早。”

“嗷呦...秦隊您這手錶真氣派,新鞋子也蠻好看。”

“呃...還行吧。”

開年第一天上班,大家臉上帶笑,有點懶散,還沒從節日的氛圍中緩過來。

八點鐘,院裡開了個動員會。

陶院長依舊在忙活吳涇化肥廠的建設,沒在,本次動員會由陳國文主持。

這位雖是官迷,但也務實,簡單交代幾句,便讓大家各忙各事。

二隊這周又被分配到站崗任務,簡單。

回到科辦公室,秦遠拿來早上剛送來的報紙,又泡了杯茶,打算悠閒摸魚到下班。

不過,9點來鍾時,溫室種植站的高站長來到科辦公室。

他是來找人幫忙的。

保衛科人多,平常閒暇時,也會幫其他部門做些除草、施肥、撒種之類的工作。

瞧見秦遠,高站長徑直走過來,神情一喜道:

“秦隊,還好你在,我們站大棚裡種的西紅柿掛果了,今天要打農藥,人手不夠,想請二隊的同志幫下忙。”

“沒問題!”

秦遠跟高站長有過一面之緣,放下報紙,笑著點頭答應,接著衝不遠處喊道:

“老郭、董副隊,帶幾人跟我去一趟溫室種植站,幫高站長他們打農藥。”

“好的,秦隊。”X2.

溫室種植站在農科院西面,地勢有點窪,剛化了雪,通往大棚的小路,有些泥濘。

當秦遠帶著幾人趕到時,幾個種植站的工作人員提來一桶桶水,正準備兌農藥。

秦遠安排老郭幾人去幫忙,自己則好奇瞥了眼面前的暖棚。

跟後世沒法比,拱形的大棚用竹子支撐,上面覆蓋著一層塑膠薄膜,佔地倒是不小。

高站長給秦遠遞來支菸,見秦遠不抽,自己點上一根,並指著眼前一片塑膠大棚,自豪介紹道:

“怎麼樣,秦隊,我們種植站的暖棚氣派吧?足有2米多高,佔地3畝,全國獨一份,光用的塑膠薄膜就值一萬多塊。

並且我們站,也是首個嘗試西紅柿暖棚種植的單位。”

國內的塑膠工業剛剛起步,這暖棚建的的確奢侈。

“的確氣派。”秦遠笑著點點頭,又好奇問道,“暖棚種植,國內好像早就有了吧?”

高站長笑著普及道:

“58年,我們國內自主生產出農用塑膠薄膜後,開始嘗試暖棚種植。

不過材料有限,以前建的都是那種1米高的矮棚,種些葉菜之類的蔬菜。

西紅柿的暖棚種植,我們是第一家,秦隊可以跟我進來看看。”

秦遠邁起步子,跟高站長來到一個暖棚裡。

一進暖棚,暖烘烘的,秦遠詫異問道:“這麼暖和,這氣溫估計比外面能高10多度。”

高站長笑著解釋道:

“昨天下了小雪,氣溫驟降,我們燒了煤,供暖。”

夠奢侈...秦遠心裡暗自感嘆。

3畝地看著不少了,但這麼個種法,普通老百姓想吃上暖棚種的西紅柿,估計得等好久好久。

暖棚裡,瀰漫著泥土氣息,一行行西紅柿植株上,掛著或大或小的青果,長得甚是喜人

高站長頗為熱情,摘了幾個早熟的西紅柿,塞給秦遠。

接著笑著說道:

“趁著還沒打藥,秦隊拿回去嚐嚐我們暖棚種植的西紅柿,這個可稀罕了,冬天可吃不著。

而且回頭等這暖棚的西紅柿收穫了,也是優先供應幹部和高知識群體。”

秦遠沒矯情,微笑謝過高站長美意。

又把投向儲物空間,有它在,別說西紅柿,就是西瓜、桃子這些...冬天想吃什麼吃什麼。

“嘎吱嘎吱...”

突然,一陣嘈雜的聲響打斷秦遠的思緒。

秦遠轉頭看去,卻見老郭吃力地揹著一個大傢伙,走進暖棚。

那是這個年代的噴霧器,圓柱形,近1米來高,鐵鑄的,瞧著很沉。

此時,老郭正透過噴霧器內建的氣筒,一下一下手動給噴霧器打氣。

見秦遠看的出神,高站長在一旁抱怨道:

“每次打農藥都非常麻煩,這鐵製的噴霧器揹著挺沉,時不時桶裡壓力不夠了,還得停下朝桶裡打氣。

打一次農藥,一畝地要耗時大半天,這西紅柿掛果期,一週便要打一次磷酸二氫鉀,促進果實糖分積累。

這太耽誤事了。

要是有一種能一直打藥、高效的噴霧器就好了,這得給農業增加多少產量啊。”

秦遠摩挲著下巴,他前世就是學習農機的,對噴霧器格外熟悉。

能一直打農藥的噴霧器,他隨手就能畫出設計圖,簡單。

就是當下國內的工業水平,可能造不出來。

這事秦遠還挺感興趣的,等回頭再合計合計。

此外,秦遠在橋東生產隊,還見過那種手搖的,專門噴六六粉之類粉狀農藥的噴粉器,那種使用起來也麻煩,要雙人協作。

“嘎吱嘎吱...”

果然,老郭揹著噴霧器剛打了5分鐘,便又要停下朝噴霧器裡打氣,嘈雜的聲音聽著讓人煩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