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能獲得寶藏情報

第46章 噴霧器、手壓井

只是一個3分地的暖棚,老郭愣是幹到大中午,才搞定。

吃完午飯,秦遠帶著老郭他們繼續打農藥。

10個大棚,3畝地,七、八個人忙到快下班,才打完,確實麻煩。

黃顯聲是《滬城晚報》的一名實習記者。

被分配過來實習,已有一年。

但這年頭,報社是個頂好的單位。

而《滬城晚報》更是滬城數一數二的報社,裡面的編制,屬於一個蘿蔔一個坑。

如果沒編制出現空缺,他將這麼一直實習下去,分房什麼的,更是想都別想。

目前,他跟家裡人住一起,六口人擠20平的房子。

晚上,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

一進門,便見母親拉著一個矮又胖的男人,熱情介紹道:

“顯聲,這是你遠房表舅劉大成,有事找你幫忙,快叫人。”

黃顯聲從沒見過這所謂遠房表舅,但能讓勢利的母親如此熱情,這位肯定送了厚禮。

黃顯聲衝劉大成點點頭,表情淡淡說道:“表舅好。”

雖說是實習記者,但這工作就是比工人有面子,而且黃顯聲還是大學生畢業,他有自己的驕傲。

又是大學生畢業,又在《滬城晚報》工作,加上剛剛黃顯聲母親一頓吹。

這觸及到劉大成的知識盲區,還真把他唬住了。

接著,劉大成沒做過多寒暄,把兒子的事情一說,又拿出50塊錢。

請黃顯聲務必和秦遠見一面。

黃顯聲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的工作也就表面看著風光,但每月領18塊的補貼,跟正式記者沒法比。

人窮志短,他收下錢,答應見面。

他知道表舅說的那位秦遠,肯定有事找他幫忙,他盡力幫忙就是。

能不能成,他不敢打包票。

翌日傍晚,太陽在西邊照耀出一片絢爛晚霞。

下班後,黃顯聲蹬著腳踏車,跟著便宜表舅,來到繁花弄堂44號。

此時,秦遠摸了一天魚後,正準備美滋滋享用晚餐。

蒸大米飯+久違的西紅柿炒雞蛋。

秦遠出食材,請大食堂胡師傅幫忙,炒了一道西紅柿炒雞蛋。

飯菜用儲物空間帶回,一點沒涼,騰騰冒著熱氣,香氣撲鼻。

秦遠拿著小勺子,連西紅柿帶蛋挖了一勺,吃進嘴裡,香噴噴的,下飯!

“篤篤篤...”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敲門聲,讓他的動作一停。

秦遠起身去開門,然後便見到劉大成諂媚的笑臉。

“秦隊,您要的記者,我給您找來了,他叫黃顯聲,大學生,畢業已有一年,如今在《滬城晚報》工作。

也算年輕有為,您看我兒子那事?”

“先回去等信。”

秦遠讓劉大成先行離開。

等他走後,秦遠又上下打量了黃顯聲一眼。

大學生轉正一月56塊,這位的穿著打扮,還真不像。

“實習記者?”秦遠出聲問道。

黃顯聲苦笑著點點頭,暗歎這位見識不淺,只一眼便看穿自己底細。

秦遠眼中閃過失望之色。

不過這人來都來了,他還是招呼黃顯聲進屋坐坐。

黃顯聲進屋,以記者特有的職業習慣,快速打量了一眼屋子。

寬敞。

這位一個人住的房間,快趕上他們家六口人住的面積。

那櫸木床新打的,看著就貴,那套在手上的新手錶,估計得是自己半年的工資。

眼前這位看著也就20來歲,這才是真正的年輕有為吧。

黃顯聲又朝飯桌上一瞥,這是洋番茄吧,大冬天能吃上這個?

感覺自家報社的主編都沒這條件。

“您找我什麼事?”黃顯聲不自覺用上敬語,輕聲詢問道。

秦遠沉吟片刻,朗聲回道:

“記者應該都配照相機吧,你能弄到嗎?”

默默幹事,比不過會寫報告的。

他之前在院裡,發現有個投影儀,於是就想著拿照相機,拍點素材。

畢竟,前世作為職場老油子,他“PPT”做的還行,這會兒藉助投影儀能達到類似效果。

而當下照相機產量非常稀少,價格昂貴,市面上,有錢都買不到,得要票。

“我可以找來照相機。”黃顯聲連忙點頭回道。

雖說作為實習記者,他沒有配照相機,但他師傅配了,到時請師傅好好吃頓酒,應該能借來。

秦遠點了點頭,也就沒再藏著掖著。

一頓巴拉巴拉,把手壓井的事情給黃顯聲一說。

黃顯聲認真聽著,兩眼一陣發亮。

他能力還是有的,作為新聞工作者,他有著自己的直覺。

手壓井的這事,能搞出個大新聞。

假如三年前乾旱那會兒,農村要是能裝上這種手壓井,這得緩解多少旱情啊。

而且根據這位秦隊剛剛的描述,這手壓井安裝起來並不難。

想想全國那麼多農村,都非常需要這種手壓井,這得造成多大影響力啊。

到時這大新聞見了報,造成巨大轟動效應,他轉正這事,還不手拿把掐。

去特麼的實習記者,我要轉正,我要56塊,我要分房子...黃顯聲心裡一陣激動。

看著秦遠,興奮道:

“很榮幸能對您這個手壓井的事情,進行跟蹤報道,您放心,我一定寫出一篇精彩的新聞見報。”

“能做到嗎?”秦遠出聲問道。

“能!”黃顯聲重重點頭,回道,“我要是寫不好,可以把我師傅拉進來,他是我們報社的老記者了。”

聞言,秦遠笑著點點頭。

“那麼,合作愉快!”

按捺住亢奮的心情,黃顯聲迫不及待道:

“您打算什麼時候去安這個井?”

“這週日放假吧。”秦遠瞥了眼情報面板,回道。

到時金色情報也應該夠兌換、重新整理了。

“那打井的地點,您打算選在哪裡?”黃顯聲又問。

這個秦遠還沒想好,溫聲詢問道:

“你當記者的,應該對滬城很熟,有什麼好的推薦?”

“我外婆家住黃埔江邊的漁民村,那地算是SuZ河的下游,因為船舶油汙和生活垃圾的排放,那兒的河水又黑又臭,村民都用著汙水。

如果有這種手壓井,他們指不定有多高興。”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