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脾氣大,跟以前比,簡直判若兩人。”
老二捏一粒花生米扔嘴裡,感慨一句,
“以前爸媽忙忙碌碌,有時候一天都碰不上面,當時也沒覺得爸媽感情多好。沒想到爸的離去,對咱媽打擊這麼大,整個人性情大變。”
聽著這話,老大皺著眉思索著片刻,除此之外,好像也沒別的原因了。
“話雖沒錯,但媽也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吧?再這麼折騰下去,咱們家就散了。你看看她現在不是打就是罵,根本不能正常溝通。
人到這年紀,迎來送往再正常不過,也沒見哪個要死要活的鬧騰。怎麼到了咱媽頭上,就接受不了呢?”
“感情好唄。”
老二砸吧一口酒,隨口回了一句。除了感情,還能有啥?
老大一愣,端起酒仰頭灌下去,嗆得直咳嗽。
“哎呀,你慢點喝,好歹也是文化人,小口抿啊,”老二不贊同的看他一眼,跟不懂品嚐的人喝酒,純屬浪費。
“沒事,今天心裡煩得慌,喝蒙了才好。”
張建國抹了把嘴,又給自己續了一盅,再次仰頭灌下。
爸媽的感情好嗎?
他倒沒覺得,兩人結婚生了他們幾個,每天都在餓肚子邊緣徘徊,兩人天天忙忙碌碌,就為搗騰一口吃的。
在他心裡,永遠都是爸對這個家付出最多,印象裡,爸起早貪黑的幹,從不歇息,連坐下來說句話的時間都很少。
即便如此,家裡的日子還是緊巴巴。
媽雖然也在家裡忙活,但總是不停的唸到這個,說落那個。說他們如何辛苦,如何不容易,聽得多了,總是讓人莫名的煩躁。
作為父母,養育兒女天經地義,他現在不也一心一意的養育自己的兒子閨女嗎?
有什麼好抱怨的?
說到底,人還是得有本事,有學問,才能養家餬口。而不是靠蠻力去賺錢,永遠也富裕不起來。
這也是他為什麼咬牙參加高考的原因,他不想像爸媽似的,一輩子當個普通工人,用力氣換幾十塊錢。
他每天看報紙,特別注意那些被翻案的人員中,十個有九個都是學者,翻案後直接任職重要單位。
他也想要做人上人,為新社會添磚加瓦,所以,在重啟高考後,他第一個就去報了名,沒日沒夜的學習,終於一展抱負,成為第一批錄取的大學生。
他為家裡增光,成為爸媽的驕傲,連家屬院門口都掛上了大紅花,沾了他的光。
大學畢業後,他因為文章寫得好,直接分配到晚報社,成為一名責任編輯,僅僅半年就享受到晚報的福利房。
年底,他部門的主任就要退休了,若是準備妥當,即便當不了正的,副的肯定能落到他頭上。
所以,這陣子他準備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不想被任何人干擾。
越是如此,家裡越是不消停。
媳婦天天抱怨沒人給孩子做飯洗衣,老媽這邊不想插手,連提都不能提,搞得他煩不勝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