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老大的那一刻,李香琴就忍不住皺眉,這爛仔還沒打消報道她的念頭?
說實話,走到今天這一步,她的心態早就穩如老狗。
家裡的幾個崽子能走到那一步,冒頭也好丟人現眼也罷,她都可以平常心看待。
不反對,不阻攔,也不支援。
但唯獨沾上自己,絕對不可以。
就像老五這次,她可以借東風,給餃子館增加人氣,自己站在幕後,安心賺養老錢,卻沒興趣出現在媒體面前。
這時期的資訊不打發,只要不大肆報道,也就周圍這一小片的人知道,熱度幾天就下去了。
她們依舊能回到正常生活。
但要是被刻意宣揚,成了典型,各路牛鬼蛇神都能找過來,打著學習的名義,佔用她的時間,耽誤她賺錢,才是最大的損失。
曾經,那些宣傳單位打著學習的名義,吃倒一個廠子的訊息她還記憶猶新。
一個廠子清算的時候,展示在眾人面前最大諷刺就是一堆白條。
人家一個廠都頂不住,更何況她一個小小餃子館?
所以,什麼典型不典型的,都不如默默的賺錢來的實在。
張建國帶著記者看著眼前熱鬧的場面,很是震驚。雖然他一直知道餃子館生意好,但卻沒想到,竟然好到這種情況。
他們這些採訪人員根本插不進去。
但凡他們想擠進去,就會被排隊買餃子的人瞪眼。
張建國抬頭看了眼匾額上掛的大紅橫幅,一臉的讚歎。
他就說媽不是一般老太太,瞧瞧,多會抓商機。
直接藉著老五通知書,讓餃子館火了起來。
這下,媽就算不想出名,也阻擋不住了。
張建國眼睛灼灼,摩拳擦掌,趁著老五的熱度,順便也把媽也拉進來一起報道。標題他都想好了。
退休老太不服輸下海創業,供出京大女狀元。
這麼勵志標題,光是聽著就讓人熱血沸騰,一旦發表,肯定能引起讀者共鳴。
這種積極向上的勵志人物,剛好和報社這段時期制定的基調吻合。
最重要的,這些都是他的家人,只要他們出名了,自己這邊,壓根不用做任何安排,就能跟著水漲船高,錦上添花。
越想,張建國越是激動,扭頭吩咐,
“小梁,你和攝像做好準備,我去安排一下。”
“好的張副主任。”
梁記者點頭,看著眼前這熱鬧場景,要是不特意安排,他們都進不去。
別說採訪,就是午飯,估摸著都難吃上。
等張建國離開,梁記者抬胳膊碰了下身邊的攝像,
“張副主任家真是出人才,他是第一批大學生,沒想到妹妹更厲害,直接被京大錄取了。”
“誰說不是呢,聽著就讓人羨慕。我們家啥時候要是能冒出這麼一個天才,我爸媽就算不吃不喝也得擺三天流水席,告慰列祖列宗。”
“呵~,你這算啥,要是我家,單獨開族譜都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