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們沒這命。
“張副主任這一年勢頭很旺啊,估摸著用不了多久,咱們就該稱呼主任了。”攝像握著掛在脖子上的相機,衝他眨眨眼。
梁記者一愣,想起廖主任,抿著嘴沒有接話。
李香琴一直注意著張建國的情況,看他想進店,趕緊衝幾人交代一聲,轉身出去。
“張建國,你來這湊什麼熱鬧?沒看到我這都忙成啥了,還過來添亂?”
張建國看到老媽出現,也不往裡擠了,趕緊把人拉到一邊,笑呵呵的扶了扶眼鏡,跟她指了下等在馬路牙子的記者和攝像。
“媽,我可不是來添亂,我今天是帶著報社的任務來的。”
“我管你什麼任務,別耽誤我做生意。你要是不想在這麼多人面前出醜,就給我老老實實的滾蛋,否則別怪老孃不念母子情分。”
李香琴說著,直接擼起袖子,雙手掐腰。
張建國看她這架勢,也不賣關子了,趕緊壓低嗓音告誡,
“媽,這事你可不能阻攔,老五被京大錄取,已經不是個人的事了,屬於市領導的政績。
報社作為新聞媒體,肯定要追蹤報道的。我作為報社的主任,又是老五的親大哥,親自過來坐鎮也是理所當然的。
採訪老五的目的不單單只是表揚個人努力學習啥的,重點要表明咱們市教育局重視教育,這也是領導的意思。”
他在報社浸淫這幾年,早就摸透了這些規則。什麼事怎麼報道,怎麼宣傳,都得從領導口中接收訊號,吃透領導的意思,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最好能一下子表達在領導的心坎上。
畢竟,有些話領導不好意思直接宣之於口,他們作為執筆人,就要學會察言觀色。
李香琴一愣,老大是來採訪老五的?
想到老五那大紅的錄取通知書,倒也沒有多意外。
就算到了後世大學生遍地跑,但那些金字塔頂端的幾個最高分依舊被媒體追蹤報道採訪。
歷來,民眾對考上頂尖大學的人都是帶著羨慕和祝福的。
是她只顧著借東風賺錢,給忙活忘了。
“採訪老五我不攔著,這就把人給你叫出來。你直接把人帶回家,想怎麼採訪,就怎麼採訪。
但老孃醜話說到前頭,怎麼誇老五你們隨便,但絕不允許你捎帶腳的把餃子館帶上。
我那天說的很明確,老孃不想出名,也不想讓你追蹤報道,聽明白了嗎?”
張建設看著老媽冥頑不靈的架勢,皺著眉,抬手扶了扶眼鏡,苦口婆心的勸導。
“媽,這是多好的機會啊,趁此揚名,可是名利雙收的好事。別人盼都盼不來,你還往外推?
要是讓別人知道,肯定要笑話咱們家鼠目寸光。大好的機會送到眼前都抓不住。”
這個時候,關注他們家的都是市裡區裡的領導,但凡他們在領導眼裡掛了鉤,對他意味著什麼,媽到底明不明白?
“誰愛抓誰抓,老孃不在乎。”
李香琴瞪他一眼,這損色,滿心眼子的算計,要是一點好處沒有,他怎麼可能這麼上心?
“敢把主意打到老孃身上,我打斷你的狗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