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時刻記得國家需要你這種人才,因為你們腦子好使,責任才會更重大。”
此時不灌雞湯,更待何時。
看著老媽一臉鄭重嚴肅的神情,老五挺起胸膛,一臉認真,就差拍胸脯保證了。
“媽,你放心,我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以前那些看帥哥追星的想法已經被我丟擲腦後了。
以後,我要為四個現代化添磚加瓦,絕對不讓媽失望。”
看著老五認真的眼神,聽著她鄭重的語氣,李香琴滿意的不行。
對嘛,就應該這個樣子。
好好一個聰明的腦袋,就應該發揮特長去搞科研,投身到國家建設中去。
頂著這麼一顆聰明的腦袋談戀愛,太浪費了。
鑑於老五突然對家裡放了個大招,對老張家來說就是最大的喜事。
李香琴瞅著院大門口掛的橫幅,突發奇想,又讓請人做了一條橫幅,掛在餃子館匾額上。
直接註明,因為家裡有學生考上京大,為表慶祝,但凡進店的客人一律贈送兩個小菜,一葷一素,持續三天,以表慶賀,
此訊息一出,還真招來了一批客人,大家恭喜之餘,也都想過來蹭蹭喜氣,畢竟是這年頭的大學生稀少,考入京大的更是鳳毛麟角。
就算不贈送小菜,也有人跑來沾喜氣。
連著三天,店裡的餃子都包成了元寶形,名為狀元餃。
有人客人問起,李香琴也沒瞞著,笑眯眯告訴他們,閨女高考那幾天,吃的都是狀元餃。
好嘛,這話被客人聽到,眼睛都亮了,但凡家裡有學生的,都跑過來買餃子,希望明年的文曲星也能降到自家去。
一時間,餃子大受歡迎,全家總動員,幾個人不停事的包,也供不上賣的。
不得已,李香琴直接把二英和吳老太的大兒媳婦請過來打下手,自己又跑了趟菜市場和肉鋪,準備足夠的食材。
她不停的拌餡,幾個人不停的包,一天下來,光是餃子就賣了二十多盆。
等晚上收攤,幾人手都麻了。
看著半紙箱的錢,李芳活動著手腕,咧著嘴,“大姑,照這麼下去,我們就發財了。”
“噗~,手也能廢了。”李香琴活動了下手指,食指差點痙攣了。
“只要能掙錢,再累一點都不怕。”她什麼都不怕,最怕的就是沒錢。
兩人數了下,刨去成本,整整賺了三百二十多塊。
一天的盈利,都快趕上大半個月了。
這種營銷,還真是立竿見影。
從小把老五養大,第一次發揮用處。
就在他們忙得熱火朝天時,老大帶著記者出現了,作為市裡唯一一個被京大錄取的大學生,報社是要採訪報道的。
他作為副主任,被採訪者又是自己的親妹妹,怎麼可能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