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像薄紗裹著松江廠區,林小梅抱著滇省寄來的野核桃走進車間時,鞋底沾著的露水在綠色地坪漆上印出淺淺的腳印。
紙袋子是村裡常見的粗麻布,角上還掛著根乾枯的狗尾草,撕開時堅果香混著泥土氣飄出來——這是妞妞在電話裡說的“山的味道”,她特意挑了兩個紋路最粗、看著最飽滿的,輕輕放在王雪峰的工作臺一角。
上次在滇省山裡,王雪峰盯著村民曬在院壩裡的核桃看了好久,說“等忙完了,得嚐嚐這沒打過農藥的野味兒”。
“林組長!第一批醫療傳呼機的成品檢測報告!”張建軍的聲音打破了晨靜,他舉著張疊得整齊的紙跑過來,藍色工裝的袖口沾著點銀灰色焊錫,額頭上還掛著細汗,“三十臺機子全測完了!
低溫續航能撐四天半,比王工要求的還多半天;訊號強度在模擬深山環境裡,比普通傳呼機強兩格;就連緊急呼叫鍵的響應速度,都比行業標準快0.2秒!”
林小梅雙手接過報告,指尖劃過“合格率100%”那行加粗的字,心裡像被車間的烙鐵烘得暖暖的。
她想起昨天傍晚,天已經擦黑了,張建軍還蹲在地上,把傳呼機放在模擬雪地裡反覆測試訊號,嚴小敏送來的盒飯就放在旁邊,菜都涼透了他也沒動。當時她還勸“差不多就行”,張建軍卻搖頭:
“這機子是給醫生用的,差一點都可能誤事。”現在看來,這份較真,值了。
“合格的機子先搬到恆溫倉庫,每個都用軟泡沫裹三層。”林小梅指著物料架上碼得整齊的橙紅色外殼,聲音比平時更柔了些,“外殼上的‘健康守護’燙金字別蹭掉了,楊子青特意說的——醫生在山裡走夜路,看到這亮閃閃的字,心裡也能多份底氣。”
話音剛落,嚴小敏就推著個銀灰色的金屬箱走進來,箱子上貼著醒目的“醫療專用配件”標籤,滾輪壓過地面時沒什麼聲響。“這是從滬市醫療器械廠訂的掛繩,用的是戶外救援級的尼龍繩,泡在水裡三天都不會斷。”她蹲下來開啟箱子,拿出一根深綠色的掛繩系在樣品機上,抬手示範了一下,
“你看,長度剛好到醫生的腰側,揹著藥箱走路時,傳呼機不會晃來晃去打腿,也不會滑進藥箱底層找不到。”
林小梅伸手摸了摸掛繩,指尖能感覺到細密的編織紋路,粗糙卻結實。她忽然想起滇省那個揹著舊藥箱的村醫,當時傳呼機沒地方放,只能揣在懷裡,跑山路時總擔心掉出來。要是那時候有這樣的掛繩,村醫也能少份牽掛。
正愣神間,口袋裡的傳呼機突然“嘀嘀”響了兩聲,螢幕上跳出行小字:“速到辦公室,滇省村長來電——小霞”。林小梅心裡一緊,抓過桌上的核桃就往辦公室跑,鞋跟敲著走廊的水泥地,發出急促的“噠噠”聲,像在跟著心跳的節奏走。
“剛掛電話,村長的聲音都在抖!”嚴小霞見她進來,立刻把手裡的筆記本遞過去,紙上的字跡歪歪扭扭,卻寫得很用力,
“昨天下午,山後頭有個老人突發心臟病,村醫摸出傳呼機就發緊急呼叫,縣城醫院接到資訊,直接派了救護車走最近的山路,比平時快了整整兩個小時!老人現在已經脫離危險了!”
“真的?”林小梅的聲音有點發顫,手裡的核桃殼硌得掌心發疼,她想起雪夜裡妞妞抱著傳呼機哭的樣子,現在又多了個因這小小的機子獲救的老人——原來他們焊的每一個焊點、測的每一次訊號,真的能在山裡撐起一片天。
“村長說,孩子們非要跟你說兩句。”嚴小霞把電話聽筒遞過來,剛貼到耳邊,就傳來妞妞清脆的聲音,像山澗的溪水一樣透亮:“小梅姐姐!我是妞妞!昨天我在衛生院門口玩,看見李醫生用你造的機子打電話,螢幕亮起來的時候,紅紅的,像小太陽一樣!醫生說,要是沒有這機子,王爺爺就危險啦!”
林小梅握著聽筒,眼眶慢慢熱了,她吸了吸鼻子,儘量讓聲音聽起來輕快些:“妞妞,你們那裡的雪是不是都化了?傳呼機用著還順手嗎?”
“化啦化啦!山腳下的草都冒出綠芽了,我還看見兩隻小松鼠!”妞妞的聲音裡滿是雀躍,“傳呼機可好用了,李醫生說電池特別耐用,用了五天都沒充電!對了姐姐,我給你寄的核桃好吃嗎?那是我和奶奶在山核桃樹上摘的,我還特意挑了最大的!”
“好吃!姐姐昨天就嚐了,比城裡買的香多了。”林小梅笑著說,指尖捏著口袋裡那兩個沒捨得吃的核桃,忽然覺得這硬硬的殼裡,藏著比核桃肉更珍貴的東西——是山裡人的牽掛,也是他們做機子的意義。
掛了電話,嚴小霞從抽屜裡拿出一張折得方方正正的紙條,上面用鉛筆寫著幾個村子的名字,每個名字後面都畫著個小小的傳呼機圖案,旁邊還打了個勾。“村長說,還有三個特別偏遠的村子沒通基站訊號,問咱們能不能再送點抗干擾傳呼機。我已經跟楊子青說了,她立馬就同意了,再追加兩百臺訂單,還是按成本價,定金明天就能到賬。”
林小梅接過紙條,指尖輕輕拂過那些歪歪扭扭的字,忽然想起李東海在滇省雪夜裡說的“技術為民”。原來這不是貼在牆上的標語,是要讓每一個住在深山裡的人,不管是等著媽媽資訊的孩子,還是突發急病的老人,都能握住這份橙紅色的守護。
回到車間時,王雪峰正拿著她放在桌上的核桃翻來覆去地看,手裡還捏著個遊標卡尺,像是在量核桃殼的厚度。“這核桃殼夠硬啊,說不定能當傳呼機的防摔測試樣品。”他抬頭看見林小梅,笑著把核桃遞回來,“對了,太陽能傳呼機的樣機差不多快成了,等這批醫療訂單趕完,咱們就帶著樣機去山裡測試——到時候讓妞妞他們也看看,不用充電就能用的傳呼機。”
林小梅接過核桃,放在掌心掂了掂,沉甸甸的。陽光透過車間的玻璃窗照進來,落在橙紅色的傳呼機外殼上,泛著溫暖的光。她忽然覺得,手裡的核桃像個小小的承諾——不管山多高、路多遠,不管要攻克多少技術難題,他們都會把更好的機子送過去,讓山裡的訊號永遠亮著,讓“中國製造”的溫度,永遠暖著每一個需要的人。
那天下午,林小梅在生產計劃表的末尾,一筆一劃地添上“追加200臺醫療傳呼機”的字樣,旁邊畫了個圓圓的核桃,核桃殼上,她特意用紅筆描了一道細細的陽光。車間裡的機器還在嗡嗡響,張建軍正蹲在地上給傳呼機系新掛繩,王雪峰在除錯太陽能樣機,烙鐵尖落下的瞬間,錫珠又凝成了一顆小小的銀豆,亮晶晶的,像在為山裡的新牽掛,又添了份結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