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山,天色已晚。
夕陽西墜,天際晚霞絢爛。
張小凡望向遠處大竹峰前的屋宇,風中隱隱飄來一兩聲犬吠,還夾雜著某個倒黴蛋的痛呼聲。
這一刻,他慶幸夕陽仍留在身上。
來得及改寫那些跌宕起伏的遺憾,抒洩那些寒涼的不甘。
晚飯時。
許是因為田靈兒跟隨蘇茹回了孃家小竹峰,不再有橫眉冷對的目光;
也或許六師兄杜必書的手藝確實不凡。
張小凡吃得格外舒心。
吃過晚飯。
宋大仁領著他來到一處弟子的居所。
進院是處小小庭院,幾棵松柏掩映著些許花草,散發著淡淡清香。
踏上石階,十幾座格局相似的房屋映入眼簾。
談不上氣勢恢宏,規模也不大,倒顯出一分清寂。
大竹峰人丁不旺,此刻也成了張小凡的便利。
至少,他能獨佔一間廂房了。
“忙了一天,早些休息,明日我再傳授你本門心法《太極玄清道》。”
宋大仁安排道。
張小凡點頭應允。
倒並非真的筋疲力盡。
待大師兄走後,他推門而入。
房間陳設極為簡單,兩扇小窗,靠窗處是一張松木方桌和幾條凳子,桌上放著茶壺茶杯。
房屋近半的空間被一張大土炕佔據,土炕上鋪著四個人的被褥枕頭,都疊得整整齊齊。
正對著炕的牆壁上,懸掛著一幅字帖,筆力渾厚,寫著一個大大的“道”字。
張小凡對這清淨之處頗為滿意。
“不知這一世,是否還有木屬性靈根?”
他選了一個鋪位盤膝坐下,並未打算休息,而是準備嘗試第一次修煉。
腦海中迴響起的,是墨居仁昔年傳授的那篇無名口訣——
《長春功》!
作為經歷過第二世韓立人生的他,此訣再熟悉不過。
沒有挑選日子的儀式感,也沒有特別的事前準備。
張小凡只知道,改變命運,就如同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就是當下。
他更是沒有遲疑!
修煉《太極玄清道》,強如青葉真人,也不過高壽七百餘年。
哪怕兼修佛魔道三家,以及《無字天書》。
長生也虛無縹緲!
既然如此,何不如選擇一條註定可以成功的長生仙途?!
何況。
青雲門對於《太極玄清道》的傳授,很是重視和嚴苛。
功法幾乎是一層或兩層的逐步傳授!
張小凡不喜歡這種被人掌控的感覺,同時也不想暴露自己的全部實力。
伴隨著墨老在耳畔,傳授口訣的經文聲。
很快!
張小凡猛地睜開雙眼,難掩一絲驚訝。
他清晰地捕捉到體內悄然生出一絲微弱卻真實存在的、帶著微涼觸感的能量流。
這絲能量極其微弱,仿若遊絲,若有若無。
但它真切地存在!
這便意味著——
他這一世,同樣身具木屬性的靈根!
而更讓他驚異的是——
“好充裕的天地靈氣……”
他敏銳地感知到周身環繞著一股澎湃欲出的、飽含生機的氣息,比他曾經熟悉的環境要濃郁得太多太多!
其充沛程度,宛如十倍於“靈眼之泉”!
也正是如此。
記憶裡需要花費三個月才能引動的“氣感”,此刻僅僅用了不過幾個呼吸的工夫!
“青雲山!”
他很快找到了答案。
“青雲山的開派祖師,當年是一個江湖相師,半生潦倒,鬱郁不得志。”
“在其四十九歲那年,雲遊四方,路經青雲山,一眼便看出此山鍾靈奇秀,聚天地靈氣,是一絕好之地。”
“現在看來,此言非虛!”
張小凡難得心情振奮,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好訊息。
他重新闔上雙目,沉心靜氣,催動體內那一絲微弱的涼意,開始嘗試完成第一次周天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