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重生阿斗,復國系統來早了

第61章 三軍裂地拔殘壘 一網收星耀楚庭

備冒昧相詢,此間可還有遺賢於野,或懷才不遇、心向漢室之士?

無論經世治國之才,運籌帷幄之智,乃至通曉農桑、精於律法者,皆是我軍亟需之瑰寶!

望機伯不吝賜教,使備不至空入寶山而失之交臂。”

帥府內一時安靜下來。

伊籍感受到劉備的誠意和急迫,心中亦是感慨。

他略作沉吟,拱手道:“主公求賢若渴,實乃荊襄士民之幸!籍不才,敢舉薦數人。”

“快請講!”劉備身體前傾,目光灼灼。

“其一,宜城馬氏,兄弟五人皆有才名,尤以馬良(字季常)為最。季常才思敏捷,明於治道,素有‘白眉最良’之稱。

其弟馬謖(字幼常),雖年少,然聰穎過人,好論軍計。

若能得馬氏兄弟效力,於內政外交,必有大益。彼等對主公仁德之名亦頗有好感。”

伊籍頓了頓,補充道:“只是馬氏乃地方大族,態度尚需觀望,主公宜以禮相待,遣人徵辟。”

“馬季常、馬幼常!”劉備眼中光芒更盛:“白眉最良之名,備亦有耳聞!此等大才,正當為我所用!機伯,聯絡馬氏之事,便勞煩你費心,務必表達備禮賢下士之意!”

徐庶此時也開口道:“主公,庶亦聽聞一人,其才不下於孔明。”

“哦?何人能與孔明比肩?”劉備精神大振。

諸葛亮可謂是他見過茫茫多人中屬性最高之人,

要說誰是能夠與孔明比肩,他不太相信,但只要有孔明七八分的能力,便已是大才!

“襄陽龐統,龐士元!”徐庶正色道:“人稱‘鳳雛’,與臥龍齊名。其學貫古今,尤擅奇謀機變。

此前避亂江東,然孫權不能盡其才。

若主公能得士元相助,則如虎添翼,謀主之盛,天下可期!只是……”徐庶微微一頓,“士元行蹤飄忽,需多方打探。”

“鳳雛龐士元!”劉備難掩激動,他想起水鏡先生曾經說過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如今孔明已在劉備帳中,若再得鳳雛,何愁大業不成!

隨即吩咐:

“元直,探訪士元先生行蹤之事,便交予你,無論天涯海角,務必尋得!備當以師禮待之!”

劉備又看向諸葛亮:“機伯,可還有賢才?”

伊籍想了想,又道:“零陵劉巴(字子初),乃宗室之後,名望素著,精於政務錢糧,尤善理財。若能請得,於安定後方、籌措軍需,乃不二人選。

另有襄陽習氏、蒯氏等大族中,亦有才俊子弟,只是其族人多與舊主及曹氏有舊,態度或曖昧,需徐徐圖之,示以恩信。”

“劉子初!習氏、蒯氏子弟……”劉備默默記下,這些都是穩定荊州不可或缺的力量,“機伯所言極是,根基未穩,當以懷柔為主,示以恩信,使其歸心。此事亦需機伯多加留意。”

這時,劉備忽然想起一事,問道:“之前陳到將軍護送文仲業將軍家眷出城,曾言文家家風剛烈。其子弟中,可有可造之才?若能安撫啟用,於穩定襄陽人心,或有奇效。”

伊籍對此事也有關注:“回主公,文聘將軍之子文岱,雖未及弱冠,但觀其護持家眷、臨危不亂之狀,沉穩有度,且通曉文墨,頗有乃叔之風。此子或可培養。”

“好!”劉備點頭,“待文氏家眷安置妥當,我當親自見一見這位文岱賢侄。文仲業忠勇,其子當非庸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