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的目光在那個名字上停頓了片刻,記憶瞬間被勾起。
趙範,這個在父親親征荊南四郡時,先是望風而降,隨後又受手下蠱惑的牆頭草。
最為不可饒恕的,還是他想要殺害子龍叔父,並取他人頭北投曹操的劣行!
幾乎與前世範疆張達行為如出一轍!
只不過範疆張達兩人是受不了三叔的鞭笞,這才反叛,而趙範則完全是因為被權力地位所蠱惑。
若不是蔣琬求情,只怕他當是就被自己父親斬了!
“廢物……”劉禪心中下意識地評價。
此人品性低劣,反覆無常,能力也平平,難怪父親將他棄如敝履。
然而,一個念頭如同電光火石般閃過劉禪的腦海:廢物利用!
此人再不堪,畢竟做過一郡太守!
哪怕只是個庸碌之輩,其眼界、其處理過的地方政務經驗、其對於地方豪強和基層官吏那套彎彎繞繞的瞭解,
絕非鄧艾、張猛、李茂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甚至那些剛被挑選出來的基層吏員所能比擬的!
武漢現在缺的是什麼?
不是衝鋒陷陣的猛將,而是能理清繁雜政務、能鎮住地方、能處理各種“非軍事”麻煩的人!
趙範,恰恰是個現成的“經驗包”——雖然是個有瑕疵、甚至帶毒的包。
風險?當然有!
此人反覆無常,可能包藏禍心。
但武漢是什麼地方?
是他劉禪一手打造、由少英營核心力量掌控、軍民基礎正在夯實的“試驗田”!
在自己的地盤上,在丁奉、鄧艾等人的眼皮底下,還怕他一個失勢的舊太守翻出浪花?
若他真有異動,正好拿來祭旗立威!
“府君,”劉禪放下名單,指了指公文上趙範的名字說道:“此人,我也要了。”
包拯順著劉禪的手指看去,看清“趙範”二字時,古井無波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明顯的錯愕。
他抬起頭,有些詫異的說道:“少主……要此人?趙範此人,反覆無常,心術不正,少主要他何用?”
“人品雖差,但經驗尚可一用”劉禪坦然承認,但還是給出了理由:
“此人做過一郡太守,無論其品性如何,郡中大小事務,錢糧刑名,豪強往來,乃至官場陋習,他都經歷過、處理過、見識過。”
劉禪頓了頓,看著手中名單繼續說道:“恰巧武漢此地只有小吏,尚無積年老宦,有了此人,也能給眾官員提供經驗。”
包拯沉默了,他明白劉禪的意思。
廢物利用,榨乾價值。就近監控,風險可控。若其作亂,正好藉機剷除。
從情理上來說,他厭惡趙範之類反覆無常之人,也擔心他會在武漢對劉禪形成威脅。
但從道理上將,劉禪這個提議,反而有幾分歪理。
這手段,帶著一絲與其年齡不符的冷酷和實用主義,卻又切中武漢的實際需求。
罷了,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若是有本事在丁奉眼皮子底下,對主公造成什麼威脅,那他在長沙的時候,早就該發作了。
至於造成些不威脅到主公安全的亂子?
正好給主公,給少英營的將士們提供些教訓和經驗。
想到此處,包拯反而巴不得趙範能夠給面前這位因為一帆風順而有些自大的主公,一些不痛不癢的教訓,好將劉禪的心態轉變過來。
“那邊依主公所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