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輕拍劉琦肩膀,示意情緒激動的侄兒稍安。
他上前一步扶起痛哭的文聘,聲音沉穩:“仲業將軍!景升兄在天之靈,見你如此痛悔,知其恩義未泯,必感欣慰!男兒有淚不輕彈,然此淚為舊主而流,為故土而流,備深感將軍忠義之心未冷!”
他直視文聘通紅的雙眼,字字清晰“將軍所慮者,備豈能不知?無非不過是家眷還在曹營,此時忠孝不能兩全罷了。”
文聘沒想到自己的心思被劉備猜了個正著,所以有些羞愧,可此時他又心思繁雜,
當劉琦出現的時候,他就知道,此刻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是為了家人性命放棄大義與舊主恩義,做個不忠小人,還是放手一搏,不顧家族性命做個大漢忠臣?
此刻舊主恩義、自身抱負乃至家族榮辱緊緊相連!
可無論是哪種選擇都會讓他掙扎不已,文聘身體劇振,嘴唇翕動卻發不出聲,內心翻騰著巨大的痛苦與掙扎。
劉備見狀,知道已經突破文聘心房,此時正合適趁熱打鐵:
“將軍放心!備既知此情,焉能坐視?救將軍家眷,乃備分內之事!縱使龍潭虎穴,備亦當設法周全!將軍只需安心在此,靜候佳音!”
“皇叔……”文聘終於嘶啞出聲,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混雜著巨大的希冀與更深的憂慮,“襄陽乃曹仁重兵把守之地,戒備森嚴,家眷恐被嚴密監視……此事實在是……”
“仲業將軍勿憂!”清朗自信的聲音從牢門外傳來。
諸葛亮輕搖羽扇,在徐庶陪同下緩步而入,臉上帶著洞悉的瞭然與從容。
顯然,劉備與劉琦離開後,他已與徐庶議定方略。
諸葛亮向劉備和劉琦頷首,隨即對文聘拱手:
“將軍赤誠,天日可鑑。主公仁德,更欲解將軍後顧之憂。救眷之事,亮已有計較。”
他羽扇指向北方:“曹仁坐鎮江陵,襄陽守將為樂進、李典。彼等雖嚴,然其注意力必集中於防備我江夏水軍及江陵安危。聲東擊西,暗度陳倉,此其時也!”
“軍師之意是?”劉備問道。
“需雙管齊下。”諸葛亮搖著羽扇,條理清晰,“其一,雲長將軍需在漢水之上,大張旗鼓,操演水軍,佯作進攻襄陽之勢,甚至可遣小股精銳襲擾其沿江哨所、糧道。
務必讓樂進、李典如芒在背,將襄陽守軍主力及偵騎斥候盡數吸引至江防一線!”
“其二,”諸葛亮目光轉向侍立在劉備身後的陳到:“叔至將軍!”
“末將在!”陳到抱拳,聲如金石。
“汝精選麾下二十人,皆需通曉荊襄口音,熟知襄陽地理,潛入襄陽城中。”
陳到眼中精光一閃:“末將領命!必不負軍師所託!”
諸葛亮繼續部署:“入城之後,首要探明文將軍家眷確切拘押之所及看守情況,隨後只需要帶著他們就地隱藏,
徐元直早年遊歷襄陽,於城中三教九流多有故舊,已繪製詳細城防、街巷圖並標註可能藏匿之處數處,可供參詳。
行動務必迅捷隱秘,尋得家眷,即刻護送出城,不可戀戰!出城路線……”
他指向地圖,“西、北兩門戒備森嚴,東門臨江,南門稍僻。可選南門或水路!
關平將軍可率一隊快船,埋伏於城南僻靜河汊處接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