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縣,西城外。
就在點燃煙花一刻鐘前。
王順攥著斥候帶回的密信,指節因用力而泛白,猛然一腳踹翻身旁棗木凳。氣急敗壞地吼道:
“好個狡猾賊子!竟棄城遁逃了!”
原來,王順早遣軍中最擅攀爬的精銳斥候縋城而入,又暗通城中世家大族。
此刻方知,賊軍已於亥時末,從東城悄然撤離,如今城內僅餘五百流民守城,這分明是拖延之計。
王順懊惱不已,他一晚上披甲執劍,徹夜未眠防備敵軍夜襲。
卻不想這一夥敵軍,根本無意戀戰,甚至連守城都捨棄了。
他三步並作兩步,匆忙掀開內帳簾櫳,喚醒帳中文士:“先生,實不相瞞,城中賊寇已於傍晚遁走。”
文士本枕著兵書假寐,睡眼惺忪間。聞言頓時清醒,猛地坐起:
“此訊當真確鑿?莫不是賊寇設下的誘敵之計?”
王順面色凝重,沉沉頷首:“某家令斥候翻牆入城,還攜來家父書信為證,信上鈐著王傢俬印,料想是無差錯的。”
說著,將染著些許塵土的信箋遞了過去。
文士接過書信,就著油燈逐字細閱,須臾間面色驟變,喃喃自語道:
“待民寬厚,不擾豪強,散財聚人,遇敵不戰……
此子實乃亂世梟雄!昔日曹孟德未起勢時,怕也有這般韜略。”
“先生所言何事?”王順湊近追問,鐵甲碰撞發出輕響。
文士神色嚴峻,緩緩起身踱步:
“都頭有所不知,此賊寇非比尋常。依書信所言,賊寇欲東進澄城縣。
都頭不妨暫作壁上觀,待其與澄城縣的巡檢司交鋒。若賊寇可破,都頭再出手不遲。
若巡檢司敗北,都頭亦可向朝廷稟明,賊眾勢大,能保境安民已屬不易,此乃萬全之策。”
王順卻不以為然,嗤笑道:
“先生過慮了!賊軍雖號稱萬人,然半數皆是老弱婦孺,餘者多為流民。
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恐連行路都艱難,如何敵得過我麾下虎狼之師?
末將打算即刻捨棄輜重,輕裝追擊,天亮前必能將其一舉殲滅!”
文士大驚失色,急得雙手連擺:
“都頭萬萬不可!其一,賊眾萬人,我軍僅五百,敵眾我寡,此乃兵家大忌。
其二,夜間行軍,伸手不見五指,道途不明,若是中了埋伏,或是墜入溝壑,如何是好。
其三,我軍整日奔波,方才抵達白水城外,若再輕裝急進,必成疲憊之師!恐未戰,士卒便已人困馬乏。”
王順聞言,正自猶豫,帳下百將李雄跨步上前,高聲進言:
“都頭何須遲疑!這些年我等南征北戰,剿滅賊寇無數,什麼陣仗沒見過?
此番不過人多些罷了。
況且都頭丟了白水縣,若不能立功贖罪,日後如何向朝廷交代?不如趁訊息未散,速戰速決,將功補過!”
王順看向文士,嘆道:“先生,李百將所言有理。白水縣已失,縣令身死,若不能立下大功,我性命難保。先生可有兩全之策?”
文士捻鬚思索片刻,道:“不如先奪回白水縣城,如此亦有收復之功,或可抵消罪責。以我軍之勇,區區五百殘兵,何足掛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