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順更是廢物,帶著朝廷大軍,竟然被人殺得片甲不留,自己孤零零地跑回去!”
就在這時,堂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三人立刻起身,齊聲問道:“李鏢頭,外面情形如何?澄城縣令可會派出援軍?”
李鏢頭迎著三人充滿期盼的眼神,緩緩搖了搖頭,說道:
“昨日小人趕著快馬前去拜見,可那澄城縣令卻說,兩河鎮歸白水縣管轄,他不便派兵。
若要他出兵,除非有知府的命令。
依小人看,那縣令就是個膽小怕事的慫貨,一聽我們這兒有萬餘賊軍,立刻就關閉了城門,不許任何人進出。”
這分明就是在推卸責任!
三個家主聽了,氣得眼前直髮黑。如今都火燒眉毛了,那縣令竟然還在計較轄地歸屬?
“快!立刻召集鎮中所有青壯,給他們發放武器,準備抵擋賊軍!”廖家家主當機立斷,大聲吩咐道。
李鏢頭卻苦笑一聲,說道:“廖老爺,咱們四家雖然存了些武器,但自家護院還要用,哪裡還有多餘的發給青壯?
依小人看,不如讓他們從自家拿農具,糞叉、魚叉、棍子都行,也就充充場面。
如今來的賊軍實在太多,還是得和他們講和,送上些金銀,看能不能讓他們離去。”
此時三個家主早已沒了主意,聽李鏢頭這麼一說,也只能連忙附和:“對,就按李鏢頭說的辦!”
兩河鎮不愧是富裕大鎮,在全鎮同仇敵愾之下,但凡能走動的,都拿著武器聚集起來。
烏泱泱的一大片,粗略一看,恐怕足有三四千人。
不過這些人大多拿著木棍、魚叉等農具;只有少數兩三百人手持長刀;至於長槍之類的長兵器,更是隻有十來個人持有。
就在鎮中百姓剛剛召集完畢,趙炳的大軍便已來到鎮子外五百步處。
從之前紮營的地方走到這裡,雖說只有十多里路,但足足走了兩個多時辰。
趙啟率領的前軍半個時辰前就已抵達,而輜重營等後軍,恐怕還得一個多時辰才能到。
原本行軍不該這麼慢,只是這一路上,趙炳的義軍旗幟招展,吸引了沿途無數流民。
短短兩個時辰,軍中便接納了一千多流民。
這些流民與普通百姓不同,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壯——畢竟弱者早在漫長的流亡中被淘汰了。
不過趙炳並未,直接將這些人編入作戰部隊。
未經整編就貿然加入,只會讓軍隊變得混亂,反而削弱戰鬥力。
於是,他將這一千多人都安排到了輜重營,讓他們跟著大軍一同行進。
但考慮到後勤營的重要性,以及這些流民的不穩定因素。
趙炳又不得不調撥兩個營計程車卒進入後軍,以此震懾流民,確保不出亂子。
…
望著不遠處被圍牆環繞的鎮子,佔地足有數百畝。趙炳轉頭問一直跟在身邊的李巖:
“李先生,依你之見,我軍該不該攻打兩河鎮?”
“將軍,依屬下之見,不僅該打,而且攻破之後,還必須將全鎮百姓盡數裹挾而走。”李巖神色嚴肅,認真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