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遠處坍塌的圍牆上,廖、朱、王三個家主,望著緩緩離開的義軍,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不約而同地鬆了一口氣。
儘管兩河鎮和他們的家族,在這場戰亂中被破壞得支離破碎。但只要家族的根基還在,憑藉他們多年積累的人脈和財富。
要不了多久,一切都能重新恢復。
根據軍中熟悉地形的本地人的介紹,趙炳很快確定了渡河的地點。
——就在兩河鎮以北五里處。此處的河流雖然寬闊,但流速很慢,十分適合大軍過河。
或許是經過兩日的飽餐,大部分流民都恢復了些力氣。不到正午,浩浩蕩蕩的大軍,便已然抵達了渡河地點。
此時,趙啟帶著前軍,正在工匠們的幫助下,緊張地搭建五條浮橋。
所謂的浮橋,說起來簡單,實則工序繁雜。需要先將一些粗大的木頭綁在一起,形成一個穩固的框架,然後在上面墊上厚實的木板。
但光靠木頭的浮力,遠遠不足以支撐大軍和輜重的重量。因此,更多的還是要用到,之前從兩河鎮搶來的漁船。
將那些漁船橫在河面上,一艘接著一艘,用結實的繩子緊緊捆綁在一起,形成一排堅固的底座。然後,再在上面鋪上木板,一座簡易的浮橋便初具雛形。
當趙炳到達的時候,河道上已經整齊地排列著,五條橫在河面上的船隻。
見到趙炳帶著中軍到達,趙啟急忙迎了過來,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大哥,你看俺這弄的不錯吧!後面也只需要再鋪上木板,五條浮橋便能搭建好了。”
趙炳也翻身下馬,目光中滿是欣慰。他拍了拍趙啟的肩膀,說道:
“不錯,老四你的進步很大啊,依我看你很快就能獨當一面了呀!
對了,可有先派士兵到對岸修建營寨?以防澄城縣那邊發現端倪,派人過來燒燬浮橋。”
趙啟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還沒,這不是等老大你過來做決定嗎?”
“好,那老四你帶著先鋒軍,即刻到對岸修建防禦營寨。記住,一定要快,防止澄城縣的人察覺後,過來搗亂。”趙炳神色嚴肅地說道。
趙啟連連點頭,大聲應道:“是,老大!那俺這就過去!你們什麼時候過來?”
趙炳思考了一番,目光望向波濤起伏的河面,說道:
“某先帶人在這邊守著,等將木板都鋪好了,後勤營的各種輜重能順利運過去的時候,我再帶兵過去。你那邊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可大意!”
“是!”
……
古代的施工速度著實遲緩,大軍在中午之前便已抵達河邊,可直到夜幕降臨,那五條浮橋才堪堪搭建完畢。
由於當時普遍存在夜盲症的情況,趙炳並未急於渡河,而是下令原地駐紮,讓士兵們休息一晚。
待第二日破曉,晨光熹微,大軍才正式開始渡河。
然而,由於船隻浮力有限,加之需要承載眾多士兵和輜重,渡河的程序極為緩慢。
一個上午的時間,僅僅兩千人得以成功過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