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亂世:從流民開始殺官造反

第177章 被迫造反的漕工

張獻忠眼睛一亮,剛要道謝,就聽趙炳話鋒一轉:“不過嘛,既然入了我秦軍的旗號,就得守我秦軍的規矩。戰兵司正在擴編,你手下要是有好苗子,不妨選些出來,編入戰兵司,餉銀翻倍,軍械優先配給。”

這話像一盆冷水,澆得張獻忠心裡透涼。他瞬間明白了——趙炳是要抽他的精銳。戰兵司是秦軍的核心戰力,一旦進去,就成了趙炳的嫡系,剩下的老弱病殘交給自己,跟個空殼子有什麼兩樣?

“這……”張獻忠張了張嘴,想反對,卻瞥見帳外站著的秦軍親兵,個個腰桿筆直,手按刀柄,再想想自己那些餓了幾天計程車兵,終究把話嚥了回去,“全憑秦王安排。”

趙炳笑得更溫和了:“張大王果然識大體。來人,備酒!今晚我要與張大王一醉方休!”

宴席散後,趙炳沒給張獻忠猶豫的時間,第二日一早就帶著李巖、蘇文儒去了大西軍的臨時營地。

營裡計程車兵個個面黃肌瘦,看見秦軍送來的糧草,眼睛都直了,卻沒人敢動——張獻忠的令旗還插在營門口。

“都站好了!”趙炳站上一個土坡,聲音洪亮,“從今日起,你們都是秦軍的弟兄!凡是年滿十六、不滿四十,能拉開三石弓、舉起百斤石鎖的,都站出來!入了戰兵司,每月餉銀一兩,頓頓管飽,常常有肉!”

士兵們騷動起來,互相看著,卻沒人敢動。張獻忠站在一旁,臉色鐵青,死死攥著拳頭。

“我來!”一個精瘦的漢子突然走出佇列,他鎧甲雖破,眼神卻亮得很,“俺能舉百二十斤的石鎖!”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片刻間,佇列裡走出兩百多個精壯漢子,個個胸脯挺得筆直,看趙炳的眼神裡滿是渴望。

趙炳讓人當場測試,合格的立刻發了新鎧甲、新兵器,還有五兩銀子的安家費。

一個滿臉風霜的老兵捧著銀子,手都在抖:“俺……俺打了十年仗,從沒見過這麼多錢……”

“只要好好幹,以後還有更多。”趙炳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掃過剩下計程車兵,“沒選上的也別急,你們暫時跟著張大王,照樣有餉銀,有飯吃,以後立有功勞,照樣可以升到戰兵司。”

張獻忠看著那些被選中計程車兵興高采烈地跟著秦軍軍官走了,心裡像被剜了一塊肉。

那兩百多人,都是他從四川帶出來的老底子,是大西軍最能打的精銳。可他看著營裡剩下的老弱,看著遠處秦軍大營飄起的炊煙,終究沒說一個字——至少,這些人能活下去了。

趙炳挑選完士兵,又讓人抬來幾車綢緞、茶葉,送到張獻忠帳裡:“這些是給張大王和幾位公子的,不成敬意。”他笑得坦蕩,彷彿真的只是在善待盟友。

張獻忠捏著一匹雲錦,指尖冰涼。他知道,這是安撫,也是警告。從今天起,他再也不是那個縱橫長江的大西王了,只是趙炳帳下一個被拔了牙的將軍。

夕陽西下時,秦軍的號角聲響起,戰兵司的營地傳來整齊的操練聲。

張獻忠站在自己的帳前,望著那片熱鬧的營地,突然覺得眼睛有些發澀。

他身後,四個兒子低著頭,誰也不敢說話。長江的水還在流,可屬於他們的時代,好像已經過去了。

~~~~

京師皇宮的太和殿裡,燭火徹夜未熄。嘉靖帝坐在龍椅上,臉色比殿角的銅鶴還要青。

案上堆著的奏摺,十封裡有九封在說漕運——韓林兒的紅巾軍卡在揚州,南直隸的糧船連淮河都過不了,京師的糧倉已見底,昨日甚至將皇莊中儲存的米糧都調去了京營。

“廢物!都是廢物!”嘉靖帝猛地將奏摺掃到地上,龍袍的袖子掃過燭臺,火星濺在地毯上,“養了你們這群文武百官,連條運糧的路都保不住?”

戶部尚書周經“撲通”跪下,額頭抵著金磚:“陛下息怒!漕運斷絕,並非臣等不力……南直隸那邊傳來訊息,趙炳已與南京媾和,合肥陷落,江北盡歸反賊之手,揚州的漕運碼頭,現在成了紅巾軍的營盤!”

“媾和?”嘉靖帝冷笑一聲,手指重重敲擊著龍椅扶手,“馬士英那群軟骨頭!朕早說過,對反賊不能姑息,他們偏要學南宋偏安!”

殿內一片死寂,群臣低著頭,誰也不敢接話。過了半晌,兵部尚書張瓚顫聲道:“陛下,眼下不是追責的時候。京營還有五萬兵,邊軍雖被女真牽制,尚可抽調一萬精銳回援。只要糧道不斷,撐到秋收,局勢未必不能挽回。”

“糧道?”嘉靖帝瞥了他一眼,“運河被堵,陸路被反賊截斷,你給朕變出糧道來?”

“臣有一策!”徐嵩緩緩出列,聲音渾濁,“可走海路!登州、天津衛都有海港,讓山東、遼東的糧船從登州出發,沿渤海灣直抵天津,再用車馬運入京師。海路雖險,卻能繞開所有反賊據點!”

這話像一道光劈開殿內的沉悶。

周經立刻抬頭:“徐閣老所言極是!山東去年豐收,官倉存糧至少夠支用半年;遼東雖苦寒,軍糧卻有積餘。只要調動水師護航,海路比漕運還快!”

張瓚也跟著道:“陛下,海路可行!臣麾下有三千水師,再調登州衛的戰船,足可護住糧船。反賊多是陸匪,懂水戰的寥寥無幾,絕不敢在海上攔劫!”

嘉靖帝的臉色稍緩,指尖摩挲著龍椅扶手上的浮雕:“海路……當年成祖爺北伐,不就是靠海運接濟糧草?”他抬眼看向群臣,眼神裡漸漸生出些底氣,“你們說,這天下,真能讓一群泥腿子翻了天?”

“絕無可能!”周經高聲道,“反賊雖一時猖獗,卻不過是烏合之眾!趙炳在南直隸與南京媾和,可見其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張獻忠投了趙炳,不過是窮途末路;韓林兒坐守揚州,胸無大志。他們今日能聯手,明日就能為了地盤火併!”

徐嵩補充道:“陛下,我大慶立國兩百年,根基深厚。北方各省尚在朝廷掌控,山東、山西的稅糧雖不及江南,卻足以支撐京畿;邊軍鐵騎仍是天下精銳,女真不過是疥癬之疾,待糧道通暢,調邊軍回師,定能一舉蕩平反賊!”

“說得好!”嘉靖帝猛地站起身,龍袍下襬掃過地上的奏摺,“朕的先祖能驅逐蒙元,朕難道守不住這江山?傳朕旨意——命登州衛即刻籌備海運,調山東糧十萬石,遼東糧五萬石,半月內運抵天津!命宣大總督抽邊軍一萬,星夜回京!告訴那些反賊,朕的天下,沒那麼容易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