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老乞丐兩眼震驚,他閱歷之久,鮮有人能與之比擬,可眼前這個十四歲的少年,所說之言,竟不亞於當世某些歸隱老怪,於是點了點頭,等著莊羽繼續把話說下去。
“道如天,天為囚籠,囚人身,控人心。晚輩以前有想過為何證道,可後來晚輩發現我等證道修士,只不過是道天籠內的一介螻蟻而已,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我等證道修士。”
“而我等證道修士,欲掙破道天籠而出,但即便從這個道天籠內走出,又有何用,既然心中有道,還是會陷入另外一個道天籠之中。就如晚輩從剛才從那個小圓跳出後,又進入了一個大圓,道籠囚身,道言困心,所以才有世人所言:天地不仁以萬物如芻狗之說。所以晚輩認為:道本無情!”
老乞丐聞言,內心那困住自己多年的瓶頸,彷彿有所鬆動,隱隱有突破的跡象,不過他還是按耐內心的喜悅,說道:“好一個道為囚籠之說。
“我且再問你,何為道?”
聞言,莊羽先是一驚,想了一會兒後,緊接著拿起樹枝,在剛才大圓中畫了一個太極。
老乞丐望著正在畫太極的莊羽,暗暗感嘆,這個小娃子果然沒有讓自己失望,沒想到,竟然將自己多年未曾突破的癥結點給點破了,看來此行不虛啊!
莊羽畫完太極,平靜說道:“道如天,天籠囚身困心,視為無情。道如海,海納千流,包羅萬川,視為有情。”
“滄海由萬千水流匯聚而成,水遇冷凝冰,冰封萬物視為禍,水遇熱化汽,汽化成雨,滋潤萬靈視為福,此為因果迴圈,也是水之命運所在。冥冥之中,有命運規則存在,它存於無形,但卻繚繞在每一個生靈身邊,悄然的改變著一切。”
“而道如海,將眾多水流河川匯聚在一起,改變眾多水流的命運,所以道是改變規則,改變名命運的契機。而證道,就是人可以如萬川奔海一樣,脫離迴圈規則,脫離命運掌控,所以道本有情,它給人希望,只是這希望太過渺茫而已。”
老乞丐聞言,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轉身朝著山下說道:“不錯,不錯,世間萬靈,天意所在,命運難改,多少證道修士為破天命,而踏入證道之路。他們巧用天地玄機,爭時奪運,凌五常,傷三和,欲證道成帝,修萬載不滅,可魚躍龍門功成者,往往是少之又少,你可知這又是為何?”
莊羽聞言,先是一愣,從太極圖中跳出來,然後站在老乞丐旁邊,說道:“晚輩並不知那些證道修士是如何想的,但凡語有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凡有一點希望,即便是飛蛾撲火般的死亡,也不會後悔當初證道初衷。”
老乞丐望著天空,右手隨意一揮,驟然間,天地間烏雲密佈,狂風大起。然後左手一揮,凝聚的烏雲立刻消散,狂風也嘎然而止,然後說道:“小傢伙,你看,老夫剛才將方圓萬里烏雲凝聚於此後,又將它們散開,你可知,這又是為何?”
“晚輩愚鈍,不知老先生所意。”莊羽平靜道。
老乞丐摸了摸莊羽的頭道:“哈哈,天地不仁以萬物如芻狗,道亦無情且有情,你都能悟到。為何這次卻說不出老夫此舉用意。”
莊羽撓撓頭,冽開嘴笑著,我是真不知道。
“入世紅塵,焉能獨善其身,又何況烏雲乎?”老乞丐若有深意的說道。
“先生,您的道是什麼?”
“怎麼,你想聽我的道。”
“想!”莊羽沉重的點點頭。
老乞丐將手中葫蘆開啟,然後驅指一彈,只見四顆黑色光珠從葫蘆中吐出,前三顆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只有第四顆若明若暗。
老乞丐再次驅指一彈,那四顆黑珠,再次進入葫蘆裡,然後說道:“這就是老夫的道。”
“這是什麼道?”
莊羽看著眼前的黑珠再次回到老乞丐葫蘆裡,疑惑道。
“老夫觀天地萬物,如觀人生,如觀大道,老夫遊歷紅塵萬千載,終於從天地間萬物中,感悟到四無道境!”
“四無道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