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這樣,哥~”蘇超給對方倒了一杯酒,說道:“咱們也別籤這種普通條約了,不然我大可火了再去籤寶麗金……”
陳健添扯了扯嘴角。
尼瑪,不用這麼直接打臉吧。
他一開始的時候,覺得可以隨便拿捏蘇超,畢竟只是一個十八歲,剛出來闖蕩的小屁孩。
現在發現他想多了。
這孩子簡直就是人精,而且非常擅長捅人,一捅一個準,專捅肺管子。
“咱們不如籤專輯,我自己創作,你們幫我發行,哥你不是有港臺日韓的人脈嗎,幫我整個亞洲的發行推廣,賺不賺錢不重要,我需要名聲……”
蘇超走的是和鄭均完全不同的路子。
鄭均只能當歌手,而蘇超卻可以當創作人、演員、導演、製片人、出品人……
像鄭均那樣一張專輯賣五十萬張,才幾萬塊錢的直接收益,後續加起來也沒多少。
對他來說屁用都沒有。
他需要快點比肩任賢齊,然後找人幫他拍大型mv。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陳健添在聽蘇超說話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坐直了。
他知道蘇超說的對。
簽約是沒有多大用處的,如果鐵定想散夥,沒有毀不了的約。
到時候,蘇超就是下一個鄭均。
“我現在唱歌還比較一般,所以需要多練習,如果咱們合作,我希望公司給我一筆安家費,然後安排個老師教我怎麼唱歌和創作。”
蘇超有點忽悠上癮了。
不佔便宜,那就是不公平。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陳健添居然考慮了這個問題,隨後更是直接答應下來:
“只要你簽約了,就肯定會給你制定培養計劃。安家費也沒問題,92年的時候,我們給了鄭均三千港幣的安家費,這一次給你五千,預定你的第一張專輯發行,你覺得怎麼樣?”
“添哥大氣,版稅和版權呢?”
蘇超當然不會拒絕了,他本來就要出專輯,不管賺不賺錢,等歌曲攢夠了之後都必然要發一張專輯。
五千塊錢是意外之喜。
饅頭蘸泡麵調味料,偶爾吃一頓就還算新奇,三頓吃下來就想死。
他現在還是太窮了。
“你既然不怎麼看重收益,那版稅我就不給你定62%了,給你45%,不過音像版權都是你自己的。”
陳健添給出的條件非常不錯。
紅星生產社可謂是華語樂壇最後的烏托邦。
其他唱片公司都在學港臺壓榨藝人,唯獨紅星敢給62%版稅、允許許巍三年不出專輯養病。
包攬員工家屬大病醫療,還專設“躁鬱疏導室”,安排心理醫生給歌手疏導心理疾病。
最離譜的是給地下樂隊錄小樣不收押金,被職業騙子薅禿了羊毛。
這些反商業的操作如今看來簡直像神話。
此後華語樂壇再沒有這樣愚勇的烏托邦實驗,連嘗試者都沒有。
一個比一個黑。
“哥,您這樣讓我根本沒法拒絕啊~”
對於創作型歌手來說,版權比版稅更加重要。
現在是隻能靠賣唱片賺錢,但是以後就不一樣了。
“我也不是沒條件,你每年給我們寫兩首歌,我們按照市價來買,你看怎麼樣?”
陳健添雖然想要打造一個音樂烏托邦,但是他終究是個商人,而且也知道細水長流的道理。
一點也不壓榨,怎麼可能走得長久。
“可以啊,完全沒問題,不過我創作歌曲要和歌手面談,而且要預支一半酬勞,如果歌曲不滿意,後續的一半就不用給了,但是我也不會再給這個歌手創作。”
如何最大化的利用系統,蘇超早就已經想過了。
找個人過來,開啟對方的個人商店,用對方付的錢買下商店裡的商品,然後再賣給這個人。
作為一箇中間商,專門賺差價。
他的規矩聽起來有些奇怪。
但是陳健添見過太多稀奇古怪的創作人,所以並不覺得有多離譜。
而且,蘇超現在就只創作出一首歌。
質量看似不錯,可後續能不能維持這個水準很難說。
曇花一現的歌手很多,創作人也不少。
就目前來說,這些都只是約定,到時候怎麼履行,要不要履行,都要看蘇超到底能不能創作出不輸於《再見》的歌曲。
陳健添是個很務實的人。
他直接掏出公文包,從裡邊數了五千塊錢出來。
因為考慮到港幣和人民幣存在1.08的匯率,他還多給了四百塊錢。
“哥,這不符合規矩吧,都沒簽約呢,也沒有財務和律師在場……”
蘇超都被他的操作給驚到了。
這年頭的公司經營都如此的不規範嗎?
感覺不比他的培訓班好多少。
“這不是有人證嗎?合約等你有空了去籤一下,這是我們公司現在的地址。”
陳健添把錢和名片直接交給了蘇超。
實在是沒什麼好擔心呢。
圈子就這麼大,你真幹出這種吃幹抹淨不認賬的事情,那以後就沒人還願意和你合作了。
“不再給點嗎,小費啊!”
蘇超一點都不客氣。
“……”
陳健添無奈,又抽了兩張出來。
隨後,蘇超又和陳健添聊了一會,主要是瞭解了一下現在專輯製作和發行的流程。
也知道現在的盜版市場比他想象中還要恐怖。
“不拍mv嗎?”
“一般不拍,音樂就是音樂,你到底是想讓音樂聽音樂,還是看你的mv呢?”
兩人的音樂理念顯然並不合拍。
很快就出現了第一個分歧。
“那不行,我長得這麼帥,不拍mv我會死的,哥你有沒有想過,各大地方臺都有點歌臺,這部分收入不會受到盜版影響,是一個雖然不怎麼大,但是卻能夠養活咱們的渠道。”
蘇超很多時候不太能理解這個時代的人。
陳健添爭不過蘇超。
而且他也確實覺得蘇超很帥,別說拍mv了,就算是拍av也一定很賣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