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府前,晨風肅殺。
劉備、諸葛亮、法正等人,並肩而立,為即將踏上不同征途的兄弟與大將送行。
一番鄭重叮囑後,氣氛變得有些沉默。
就在此時,關羽那雙睥睨天下的丹鳳眼,緩緩落在了田信的身上。
那目光中,少了平日君侯對屬吏的審視,卻多了幾分純粹的器重,與一絲難以掩飾的挽留。
“德遠。”關羽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沉穩,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
“此番一別,不知何日再見。荊州軍務繁雜,雖有子龍坐鎮,然軍中參贊、謀劃機變,某,終究還是用你最為順手。”
他頓了頓,長髯在風中微微飄動,語氣陡然加重:
“你,可願隨我同返江陵?我當上表主公,以你為我前將軍府長史,總覽軍府文事,參贊軍機大事!”
話音落下,石破天驚!
張飛豹眼陡然瞪得滾圓,馬超亦是投來極度驚訝的目光。
前將軍府長史!
這已是方面大員帳下最核心的要職,幾乎是一人之下,萬軍之上。
足見關羽對田信的倚重,已到了離不開的地步。
不等田信開口,張飛已經急了,一步跨出,聲若悶雷:
“二哥!你這話可不地道!憑啥跟你回江陵?”
“俺老張南征蠻子,正要試驗那‘民族融合’的新國策,德遠是首倡之人,沒他坐鎮指點怎麼行?”
“這可是為大漢開萬世太平的頭一樁大事,比守城重要!”
關羽丹鳳眼一橫:“三弟休得胡言!南中一群烏合之眾,何須德遠?”
“我荊州乃國之門戶,北拒曹賊,東懾孫權,干係重大!”
田信心中一暖,看著為“搶”自己而爭執起來的絕世猛將,他上前一步,對著二人深深一躬。
“君侯、三將軍厚愛,信,感激不盡。”
他抬起頭,眼神前所未有的清澈與堅定:
“然信之一切,皆為主公與大漢所有,自當以國事為重。”
“信,願回成都。為大漢的‘格物之道’,竭盡所能!”
關羽微微一怔,顯然沒想到田信會如此乾脆地拒絕,他正要再勸。
就在這時,諸葛亮羽扇輕搖,上前一步,對著關羽拱手,微笑道:
“雲長愛才之心,亮,深為感佩。然,德遠之見,正是吾與主公之意。”
他目光轉向北方的天際,彷彿能洞穿千里之外的洛陽:
“曹操已死,曹丕新立,其首要之務必是穩固內部。”
“一年之內,曹魏非但無力南下,反會收縮防線。”
“襄陽之敵,已是困獸之鬥,再非我大漢心腹之患。”
諸葛亮的話語不疾不徐,卻字字如錘。
他轉過身,目光鄭重地落在田信身上,聲音陡然提高,讓在場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格物致知,乃主公親定之國本,是我大漢未來千年興盛的基石!”
“此道之要,在成都!有主公坐鎮中樞,有月英之巧思,有蜀中百工之底蘊,方能將德遠胸中萬千丘壑,化為利國利民之神器,化為強兵富國之根本!”
“荊州,是德遠歷練的舞臺。而成都,才是他真正奠定大漢萬世基業的樞機之地!”
“其一人之智,若用於成都,則利在天下;若僅用於荊州,則利在一隅。”
“雲長,你可明白?”
一番話,將田信的去留,從一軍一地的得失,瞬間提升到了整個大漢國運興衰的宏大層面。
關羽丹鳳眼微闔,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他雖傲,卻非不識大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