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三興大漢

第5章 小小支點撬動人心

巨石終於再次被勉強撬動,但那抬起的角度,比之前小了太多,而且他感覺手臂上傳來的反作用力,沉重了數倍不止!

僅僅是支點位置的微小移動,所需力氣竟有天壤之別!

“先生,這是為何?”

向寵額頭滲出了細汗。

“向將軍你看,剛才不過是將這墊腳石挪動尺寸之地,用力便天差地別。”

“這便是‘力臂’長短之別。”

“若將此理用於翻車、桔槔,便可知如何設計才能讓一人之力勝過數人,讓灌溉更省時省力,甚至軍械製造亦可觸類旁通。”

“這便是我改良農具、器械的根本,並非什麼神妙之術,而是格物致知得來的規律。”

田信這才緩緩開口,

“我那《農業改良試行計劃》中,許多看似繁瑣的步驟和器械改進,其根本,便在於此——格物致知,最佳化其法,以最小的投入,求最大的成效。”

諸葛亮在一旁靜靜聽著,眼中異彩連連,看向田信的目光充滿了欣賞和期待。

向寵深吸一口氣,他拱手道:

“先生所演示之法,確有獨到之處,令人大開眼界。寵願聞其詳,請先生賜教詳細計劃!”

田信點點頭,這才轉身回屋,取來了那幾卷寫滿了字的竹簡。

他沒有全部攤開,而是先遞給向寵一卷繪製著翻車改良圖的竹簡。

“此乃翻車改進之法,最佳化了龍骨水車葉片與鏈條結構,理論上提水效率可比現有翻車提升三成以上,且更為省力耐用。”

向寵接過圖紙,仔細看了起來。他雖是武將,但也負責過屯田事宜,對農具並不陌生。

圖上的線條和標註雖然古怪,但結構清晰,對比他所知的翻車,其精妙之處一目瞭然!

“妙!當真妙絕!”

向寵忍不住讚歎,

“若此物真能造出,我蜀中灌溉,必能更上一層樓!”

田信又拿起另一卷竹簡,上面畫滿了奇怪的線條和方框,箭頭指向各處,旁邊標註著人手、物資、時限等字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新農法並非一蹴而就,涉及選種、育秧、施肥、灌溉、工具改良等方方面面,若無清晰章程,必致混亂。”

“此乃初步計劃,將軍請過目。”

田信將竹簡遞給向寵,

“其中人力調配、物資籌措、分步實施、效果考評等,皆有預案。”

他看向向寵,坦誠道:

“只是計劃雖好,但執行不易。比如推廣新肥,恐老農固守舊習,不願嘗試;”

“再比如改良農具,需召集工匠,耗費錢糧。這些實際困難,還需將軍鼎力相助,設法克服。”

田信將竹簡遞給向寵,

“其中人手調配、物資籌措、進度監督、效果反饋等,皆有預案。若有不妥之處,還請將軍直言。”

向寵雙手接過竹簡,目光掃過。

越看,他心中越是震驚!

這哪裡是什麼農事計劃?

這分明是一套精密的行軍方略!

何人負責何事,何時完成,所需錢糧幾何,如何查驗功過,甚至連可能出現的意外都預設了應對之法……

條理分明,層層遞進,竟是將農桑之事,也如排兵佈陣般處置得井井有條,滴水不漏!

這位田先生,不僅懂得那些神乎其技的器械改良之術,連這統籌排程、管理規劃之法,也遠超常人!

他原本心中對這位軍師外甥可能存在的輕視和疑慮,此刻早已煙消雲散!

向寵放下竹簡,神色已從最初的平靜變為肅然起敬,他對著田信鄭重拱手:

“先生大才,寵萬分欽佩!此法若能推行,實乃利國利民之大事!”

“請先生放心,軍師既委以重任,寵必竭盡全力。”

“調配人手物資,一切聽憑先生吩咐,絕不懈怠!”

田信坦然受了這一禮。

他知道,要在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立足,光靠一個諸葛亮外甥的身份,遠遠不夠。

他必須展現出無可替代的價值。

而折服眼前這位務實、忠謹的向寵,僅僅是開始的第一步。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