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需要更系統、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田信振奮精神,在趙累之後彙報了另一件事情,給這壓抑的氣氛帶來了一絲微不足道的亮色。
“啟稟君侯,水淹七軍之後收攏的數萬降卒,已基本整頓完畢。”
“經信與趙都督等人反覆宣講主公仁德與漢中屯田之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近半數,約一萬三千餘名降卒,已真心表示願意歸順,前往漢中開墾荒地,重建家園。”
這算是一個不算太壞的訊息。
至少,沒有讓數萬降卒成為後方一個巨大的隱患和沉重的包袱。
“其中一些身強力壯、略通武藝且意願頗為強烈者,末將已遵君侯先前之令,挑選了約兩千人,暫時編入荊州軍各營,以補充近月攻城所造成的戰損。”
“其餘不願久留於此地、參與廝殺的萬餘降卒,目前正在君侯先前指定的圍頭、四冢兩地修築臨時營寨。”
“雖是從事苦力,倒也未曾生亂。”
“待營寨初具規模,便可擇日啟程,分批押送至漢中,交予魏太守統一處置。”
“至於剩下的于禁、龐德,以及那些冥頑不靈、不願投降的死硬分子,已盡數押送至江陵,交由子龍將軍嚴加看管。”
關羽微微頷首,緊繃的面容上,神色稍稍緩和了幾分。
這些降卒的處理,田信那套攻心為上的策略居功至偉,確實省去了不少麻煩。
用數萬降卒交換襄陽的文書,在回報漢中王兄長之後,也已遣快馬送往洛陽曹操處。
只是至今,尚無明確迴音。
就在此時,帳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風塵僕僕的斥候被親兵引了進來,單膝跪地:
“啟稟君侯!上庸急報!”
“講!”關羽精神一振。
“八月下旬君侯發往上庸催促進兵的文書,黃老將軍業已收到。”
“據最新快馬回報,黃老將軍親率上庸兵馬,已於三日前抵達筑陽一帶!”
斥候繼續道:
“黃老將軍傳回訊息稱,上庸新附,人心未穩,尚需足夠人馬彈壓地方,穩定後方。”
“因此,這次他帶來的人馬較少,乃是一千精銳輕騎和兩千步卒,於正面攻城助益不大。”
“故而,黃老將軍決定,將優先以輕騎襲擾曹軍糧道,破壞其後勤補給,伺機而動,以策應我軍正面戰場!”
這無疑是連日陰霾之中,最為振奮人心的一則訊息!
老將黃忠的到來,意味著一支寶貴的生力軍即將加入戰場,哪怕兵力不多,其襲擾敵後的戰術價值也不容小覷。
關羽緊鎖的眉頭,終於因此而略微舒展了一絲。
只是,那陽陵陂虎視眈眈的徐晃,和他那步步為營、堅壁清野的壓迫之策,依舊像一根尖利的毒刺,深深紮在他的心頭,讓他如鯁在喉。
樊城。
這塊已經啃了許久卻依舊堅硬無比的骨頭,究竟要如何才能徹底砸開?
他的目光掃過帳內眾人,見眾人多面有難色或沉吟不語,最後落在了田信身上:
“樊城久攻不克,徐晃大軍又至陽陵陂,與城內守軍成犄角之勢,我軍已呈疲態,糧草消耗亦巨。”
“德遠,你素有謀略,屢建奇功,如今這樊城,你……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