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分析室。
空氣裡瀰漫著消毒水的味道,將從琉璃廠帶回來的最後一絲煙火氣,徹底洗刷乾淨。
那套刻著“十翼”標記的手術刀,被一一拆解,在無菌托盤裡排開,
陳舟站在強光燈下,用鑷子夾起那份被莊若薇帶回來的牛皮紙檔案袋。
他沒有撕開,而是將它放在一個掃描平臺上。檔案袋的影像,連同裡面的內容,瞬間被幻燈片投射到牆壁上。
沒有紙質檔案。
只有一個加密的電子卷宗,代號:雕骨師。
“韓松,男,38歲。前國家地理勘探隊隊員,後轉入考古所,專攻古代祭祀遺址的結構分析與微痕發掘。三年前,被507所特招。”
技術員的聲音不帶感情地響起。
螢幕上,是一個面板黝黑、笑容爽朗的男人的照片,背景是蒼茫的戈壁。
“韓松在古代材料學和非常規結構力學上有極高天賦,尤其擅長‘逆向解構’。他能從一塊碎片的斷裂方式,反推出它所承受的原始作用力。因此,代號‘雕骨師’。”
陳舟的目光,落在卷宗的最後幾頁。
“任務目標:秦嶺無人區,代號‘太歲’。根據情報,‘十翼’組織在該區域探測到異常能量源,懷疑與一塊失落的‘從骨’有關。”
“從骨?”莊若薇第一次主動開口。
“這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骨骼。”陳舟接過話頭,指了指螢幕上的照片。
那是一塊類似甲骨的碎片,表面有天然的、如同電路板紋路的奇異紋理。
“這是一種我們尚未完全理解的,文明遺留。
它的材料結構非常特殊,‘十翼’認為,這是開啟一扇技術大門的關鍵。”
最後一段任務日誌被調出,是“雕骨師”韓松失聯前傳回的最後一段音訊。
經過降噪處理後,嘈雜的電流聲裡,是韓松粗重的喘息和岩石崩塌的巨響。
“……找到了……它的結構……和資料完全不同………”
音訊,到此中斷。
她走上前,戴上手套,沒有去碰那把刻著“十翼”的柳葉刀,而是拿起了一把最不起眼的,用於剔剝的彎頭小刀。
她將刀鋒湊到高倍顯微鏡下,仔細觀察著。
“刀尖三微米處,有石英結晶的刮痕,但熔點不對。這不是被岩石磨損的。”
她的聲音,冷靜得像是在唸一篇學術報告,“更像是被高頻聲波震盪過的石英塵,附著在了上面。”
她又拿起一把薄如蟬翼的解剖刀。
“這把刀,被磁化了。”她將刀靠近一個磁場感應器,螢幕上立刻跳出一串異常的峰值。
會議室裡,一片死寂。
陳舟看著莊若薇,這個女孩,沒有用任何儀器,僅憑一雙手,一副肉眼,就看穿了那些藏在微觀世界裡的,致命的資訊。
“‘雕骨師’的思路錯了。”莊若薇放下手術刀,做出了結論。
“他以為那塊‘從骨’是一具遺骸,想把它拆開來研究。
“他用自己的技術去拆解它,它就用他的技術,來拆解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