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塌房系大導演

第2章 最適合的電影

奧斯卡的話,這會兒多在3月或者4月。

現在是7月份,文藝片體量都不大,計算一下拍攝週期,最合適的便是衝擊明年的戛納。

“戛納都有什麼獲獎電影來著?”陳卿將雙手塞在腦袋下,暗自忖度。

既然要衝擊戛納,那麼最穩妥的就是抄戛納獲過獎的片子。

只不過他雖然也算影視相關行業人員,但畢竟不是拍電影的,相關知識儲備並不多,想了一會兒硬是想不起來一部戛納電影。

“不對,我為啥自己想,直接用聲望值購買不就完了?”陳卿當即花費1000聲望值,購買了一份從2001年起連續20年的戛納獲獎影片的名單。

2001金棕櫚電影《兒子的房間》,義大利心理劇,聚焦精神科醫生在兒子意外死亡後的家庭崩潰與重建。

心理劇是啥玩意?都沒聽說過,pass。

2002年金棕櫚電影《鋼琴家》,改編自猶太鋼琴家瓦迪斯瓦夫·斯皮爾曼的二戰回憶錄。

二戰回憶錄?題材不行,pass。

2003年金棕櫚獎《大象》,以冷峻視角還原校園槍擊事件,靈感來自科倫拜恩案。

校園槍擊?開什麼玩笑!這也是國內能碰的?pass!

陳卿就好像古代的皇帝翻牌子一樣,一部部獲獎影片看過去,一直看到2012年戛納最佳男演員獎電影《狩獵》時,他忍不住從床上坐了起來。

這是一部丹麥電影,講的是一個關於“集體偏見”與“社會性謀殺”的殘酷故事。

主角盧卡斯在一家託兒所工作,和同事關係很好,也很受孩子喜愛。

其中一個叫卡拉的女孩比較早熟,對盧卡斯有了好感,偷偷給盧卡斯送禮物,向其示好。

盧卡斯可是正人君子,當時便拒絕了卡拉的禮物,婉拒了其示好。

本以為此事到此為止,沒想到卡拉卻感覺自尊心受損,想要報復,便撒謊說盧卡斯xq她。

盧卡斯從此便揹負上xq的罪名,遭受萬人唾罵,成為被排擠和壓迫的物件。

他工作丟了,朋友沒了,呆在家裡會被人丟磚頭,出門會被人打,就連愛犬也被人殺死。

更可怕的是,卡拉看見盧卡斯的遭遇後後悔自己說謊,主動承認xq一事是編的,但是根本沒有人相信。

即便警察將盧卡斯無罪釋放,依舊沒有人相信他是無辜的。

大家更願意相信心中的成見和眼前的偏見,也不願意相信真相。

“這部電影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陳卿眼睛亮了。

盧卡斯的處境,跟他現在的處境非常像,都是被人汙衊x騷擾,他們也都是被萬人唾罵、有口莫辯。

“如果我拍了這部電影,他們會不會認為這是我根據自己的經歷改編的?”陳卿忍不住一拍大腿,“如果這部電影在戛納拿了獎,這算不算是最有力的辯駁?”

有掛在,陳卿的目標一開始就是金棕櫚,他最想抄的也是金棕櫚電影,雖然《狩獵》只拿下了最佳男演員,沒有拿下最高大獎金棕櫚,陳卿還是決定,就這一部了!

這部電影太適合現在的他了。

而且他可以說這片子是根據自己的經歷改編的,歐洲那邊就喜歡這種調調。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