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塌房系大導演

第66章 《入殮師》膠片驚現無名死者笑臉

《金棕櫚得主陳卿新作\u003c入殮師\u003e殺青,殯儀館實拍震驚劇組》

《陳卿用\u003c入殮師\u003e探索東方死亡美學:35mm膠片實拍遺體入殮全過程》

《\u003c入殮師\u003e女主周訊片場崩潰!因抱真實遺體留下心理陰影》

《陳卿為拍\u003c入殮師\u003e走火入魔,被曝深夜對著空氣講戲》

《\u003c入殮師\u003e殺青夜遇怪事!沖洗出來的膠片驚現無名死者笑臉》

雖說《入殮師》並沒有舉行殺青釋出會,但是陳卿作為金棕櫚大導,但凡有點風吹草動都會被媒體知道。

《入殮師》殺青的訊息,還是第一時間被媒體報道了出去。

只是有些報道,著實讓陳卿哭笑不得。

走火入魔深夜對空氣講戲是什麼鬼?

自己怎麼不記得曾經幹過這事兒?

還有膠片驚現無名死者笑臉這篇報道,這都不能稱為假新聞,簡直可以說造謠了。

真就為了銷量啥都敢寫啊!

當然,這種胡編亂造的情況只出現在一些小報雜誌上,大多數媒體還是不會這麼無良。

尤其是官媒媒體,就更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官媒的記者都是有編制的,學歷素質普遍偏高,而且官媒對新聞的把關也很嚴格,斷然幹不出這種睜眼說瞎話的事。

不過陳卿也懶得和這些假新聞計較,他們亂寫歸亂寫,也沒對《入殮師》進行抹黑攻擊,相反還貢獻了一波流量。

正兒八經的新聞,哪裡有膠片沖洗出死人臉這種勁爆標題吸引人眼球了?

在王流那銷假後,陳卿便一頭扎進了《入殮師》的剪輯工作中。

北電一共有5個剪輯室,其中最好的無疑是主樓203的國際剪輯室,裡面有德國Steenbeck9000系列35mm/16mm兩用剪輯臺,整個北電也只有兩臺,同時還有瑞士NagraIV-S同期聲磁帶剪輯系統和日本的SonyBetacamSP數字編輯機。

這配置可以稱得上“豪華”了。

這個剪輯室主要是給研究生拍畢業作品用的,有些裝置使用還需要系主任批條子才行。

不過《入殮師》的話,條子也不用批了,也不專供研究生了,陳卿愛怎麼用怎麼用,在裡面開派對都可以。

別說研究生,哪怕就是導演系的教授來了,都得給《入殮師》讓路,去用別的剪輯室。

一樣是剪輯,徐小舟的短片是什麼待遇呢?

徐小舟是在表導樓地下室的“膠片剪輯區”混,這裡只有6臺國產長江CL-16mm機械剪輯臺以及2臺蘇聯產Konvas簡易聲畫同步器。

剪輯臺常卡膠片,同步器則是會有±3幀的誤差。

別覺得條件差,徐小舟又不是導演系的,是文學系的,能有這條件還是看在跟陳卿是舍友的份上呢。

為了能夠搶到機器,徐小舟和黃亮經常凌晨就過來佔座,後來還是徐小舟發現了一條捷徑:給保潔阿姨5塊錢,就能讓其幫忙提前佔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