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從糖水鋪到實業帝國

第82章 熱飲(日萬第一更!大佬們!求月票推

基於1978年的技術條件和市場需求,陳秉文在腦中推演起紙杯奶茶的可行性。

紅茶粉、綠茶濃縮液、乳固體混合粉末、蔗糖、紙杯、熱封口機.這些1978年觸手可及的元素,在他腦海中飛速組合、調配。

可行性?

毋庸置疑。

工業化茶粉提取技術早已成熟,港島本地幾家食品原料廠就能穩定供應。

奶精或植脂末此時雖非主流,但用奶粉、精煉植物油、糖粉和少量乳化劑調配出類似口感和功能的奶固體粉末,技術毫無壁壘。

蔗糖、葡萄糖供應充足,泰國金象食品本身就對外出口蔗糖。

紙杯、塑膠杯、封口膜、簡易熱封口裝置,都是現有成熟工業品。

這一切組合起來,指向一個清晰無比的未來,撕開包裝,注入熱水,一杯香濃順滑的奶茶瞬間可得。

其核心優勢,恰恰在於它對“熱”的依賴。

冷鏈?

倉庫?

颱風阻航?對它而言統統不是問題。

只要有熱水,就是它的舞臺!

至於銷售渠道!

遍佈港九新界計程車多店、便利店、以及惠康超市,自己的標準店、加盟店,甚至流動銷售點。

只需騰出一小塊地方,擺上幾排紙杯奶茶粉,放一個保溫熱水壺,店員或顧客自己就能沖泡。

無需額外投入昂貴的冷櫃,無需擔心電力中斷,簡單到極致,也強悍到極致!

不僅如此,學校的福利社、工廠的休息室、寫字樓的前臺、長途巴士的停靠站.瓶裝糖水因冷鏈而止步的廣闊天地,對紙杯奶茶敞開了懷抱。

它像水銀瀉地,無孔不入。

產品定位上,它與瓶裝糖水形成了天作之合。

瓶裝糖水主攻冰鎮、即飲、甜品享受;

紙杯奶茶主打熱飲、暖身、提神醒腦。

一冷一熱,無縫覆蓋全年消費場景。

共享“陳記”品牌,互相導流,共同構建便捷飲品專家的形象,協同效應強大。

投入產出比更是令人心動。

生產線改造?

一條簡單的粉末混合、灌裝線,加上幾臺熱封口機,利用觀塘或沙田廠現有的空間就能快速搭建起來,初期甚至可以人工+半自動,投資成本遠低於動輒幾百萬的無菌灌裝線。

而即飲熱飲市場,尤其是在港島、新加坡這種快節奏都市圈,其潛在規模和消費頻次,遠超瓶裝糖水!

藍圖無比清晰,前景一片光明。

不過之前,方文山電話裡傳來的訊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三得利巨頭法務部門對瓶蓋專利的虎視眈眈這件事,也給陳秉文提了個醒。

“未築高牆,勿儲珍寶!”

瓶蓋被覬覦,是因為它的價值已經被市場驗證。

紙杯奶茶一旦推出,那獨特的雙層防漏封口結構、那特定的粉末混合配比工藝,保證速溶、不結塊、口感香滑、甚至奶茶的名字本身,都將成為吸引禿鷲的誘人鮮肉!

巨頭們擁有龐大的研發團隊、頂尖的分析裝置、深不可測的資金池。

一旦陳記的奶茶上市熱銷,他們能在極短時間內拆解、分析、模仿,甚至用規模優勢進行碾壓!

沒有專利壁壘的保護,陳記傾注心血打造的新藍海,轉瞬間就可能成為巨頭的遊樂場,而陳記自己,可能連門票錢都收不回!

專利!

只有專利!

用法律鑄就的銅牆鐵壁,才能將創新帶來的紅利牢牢鎖在陳記的城池之內!

所以,紙杯奶茶正式上市之前,他要先把與奶茶有關的專利全部註冊下來。

形成專利護城河之後,才能正式開始紙杯奶茶的生產。

不過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在此之前,要將功能飲料配方研發工作儘快結束。

想到這裡,陳秉文拿起電話,撥通研發中心的內線號碼。

“周主任,是我。功能飲料的進展如何?”電話接通,陳秉文詢問道。

告訴周志遠利用風味矩陣,掩蓋牛磺酸鐵鏽味已經過去三天,按照陳秉文預計,應該有結果了。

“陳生,有突破。巨大的突破!

按照您那天提到的那個思路,我們徹底推翻了之前的配方框架!

構建了全新的風味矩陣!

透過感官重構,利用薄荷、複合氨基酸、b族維生素最佳化篩選,找到了黃金平衡點。

那股鐵鏽味.被壓制到了幾乎難以察覺的程度!

我們剛剛完成了第一批中試樣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