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酒店,百事可樂套房。
死一般的寂靜。
戴維羅斯臉色鐵青,手中的報紙被他攥得幾乎碎裂。
他看著頭版上那刺眼的“80萬美金”、“歐美渠道准入”,感覺心臟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幾乎窒息。
“80萬.渠道准入”他喃喃自語,聲音沙啞,“可口可樂.他們竟然真的答應了.他們怎麼敢?!”
陳子明和艾米麗卡特站在一旁,臉色同樣難看至極。
陳子明苦澀地開口:“戴維,我們徹底輸了。
可口可樂給出的條件,無論是專利授權費還是渠道開放程度,都遠超總部給我們的授權底線。
陳秉文.他選擇了最優的合作伙伴。”
艾米麗開口道,“更糟糕的是,訊息已經傳遍全球。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陳記的專利價值被可口可樂以80萬美金+渠道的形式認可了。
我們我們連重新談判的資格和籌碼,都被大幅削弱了。”
羅斯猛地一拳砸在茶几上,“fuck!總部那幫蠢貨!他們的保守和短視,讓我們失去了一個戰略制高點!
可口可樂拿到了專利,還捆綁了那個‘勁霸’!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在使用者體驗上,他們將在全球範圍內領先我們一步!
意味著在功能飲料這個新興市場,他們可能借助陳記的產品搶先卡位!”
說完,他頹然坐回沙發,雙手捂著臉。
他知道,這場由陳秉文主導、可口可樂最終接盤的專利博弈,百事可樂成了最大的輸家。
不僅失去了關鍵專利的優先使用權,更在戰略佈局上被對手甩開了一截。
這份協議,如同一道陰影,將籠罩在百事可樂未來數年的發展道路上。
太古集團大廈,太古可口可樂公司。
約翰·湯普森看著鋪天蓋地的報道,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雖然協議細節尚未最終簽署,但輿論的轟動效應已經達到了預期,甚至超出了預期。
陳記的聲望被推到了頂峰,而可口可樂作為行業領袖形象,也得到了極大的強化。
“通知總部,第一階段目標完美達成。
輿論反響熱烈,陳記品牌價值飆升,對我們後續在裝瓶廠體系推廣該專利和引入‘勁霸’產品,營造了絕佳的外部環境。”
湯普森對助理吩咐道,“另外,催促我們的法務團隊,儘快完成協議細節的敲定,我們要把生米煮成熟飯!”
雀巢亞太區總部。
漢斯穆勒看著報紙,微微皺眉,隨即又舒展開來。
“50萬美金,全球非獨家。現在看來,我們也不算虧。
至少,我們是最早確認授權的,省去了後續的麻煩和可能的溢價。”
他自我安慰道,但內心深處,對可口可樂那80萬美金+渠道的豪氣,還是感到一絲酸澀。
陳記的價值,似乎被可口可樂抬到了一個他未曾預料的高度。
日本,三得利總部。
田中一郎看著傳真過來的港島報紙摘要,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20萬美金,0.025美分,3%佣金,換來日本市場的優先准入值了!”
他暗自慶幸自己當機立斷,在可口可樂天價入場前鎖定了合作。
若是等到現在,陳秉文的要價恐怕會更高,條件會更苛刻。
他立刻下令:“加快與陳記的協議簽署流程!
同時,市場部立刻啟動針對‘勁霸’功能飲料的日本市場前期調研和渠道準備!”
陳記與可口可樂的框架協議,如同一場強烈的地震,徹底顛覆了港島乃至商界對這家“深水埗糖水鋪”的認知。
在大多數人眼中,陳記的形象瞬間完成了三級跳。
從“糖水大王”到“專利新貴”。
陳記不再是靠手藝吃飯的傳統鋪子,而是擁有硬核技術壁壘的科技型公司。
從“區域品牌”到“國際玩家”。
能夠與可口可樂這樣的全球巨頭平等談判,並讓對方開放核心渠道資源,這意味著陳記已經獲得了國際頂級圈層的入場券。
它的舞臺,不再侷限於港島和東南亞,而是擴充套件到了北美、歐洲這樣的全球消費中心。
從“潛力新星”到“資本寵兒”。
連續三份協議清晰地展示了陳記食品恐怖的盈利潛力和增長空間。
專利授權帶來穩定現金流,渠道開放帶來銷售爆發預期,新產品“勁霸”蓄勢待發.這一切都讓陳記成為了資本眼中閃閃發光的金礦。
嗅覺最靈敏的資本,最先行動起來。
德信會計事務所的電話幾乎被打爆。
來自港島本地、東南亞、甚至歐美的一些投資基金、投行代表,紛紛表達了強烈的投資或合作意向。
他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財務資料,而是迫切希望瞭解陳記的股權結構、未來發展規劃、特別是“勁霸”功能飲料的市場前景。
方文山成為了最忙碌的人。
他需要謹慎地篩選資訊,既不能過早暴露陳記的核心機密,又要給潛在的優質資本留下合作空間。
陳秉文給他的指示很明確:現階段,保持開放態度,廣泛接觸,重點考察對方能帶來的資源,但暫不進行實質性融資談判。
陳記需要先消化可口可樂等三份協議帶來的紅利,讓“勁霸”成功上市,用市場表現來進一步提升估值。
與此同時,陳記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態度也發生了微妙變化。
原料供應商主動提出更優惠的付款賬期和採購價格;
包裝廠拍著胸脯保證優先供應和品質管控。
所有人都意識到,抱緊陳記這條即將騰飛的巨龍,意味著未來穩定的、巨大的訂單和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