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辣媳逆襲成首富

第65章 技術革新:引入流水線生產

沈星晚的心像被什麼東西燙了一下。她知道陸戰鋒根本不懂裁剪,卻願意為了她硬扛。她走上前,輕輕碰了碰他的胳膊:“我跟你一起。”

接下來的日子,廠房裡的燈光每天亮到後半夜。陸戰鋒真的守在了裁片工位,拿著尺子反覆測量,手指被剪刀劃了好幾個口子,貼滿了膠布也不肯休息。沈星晚則在每個工位間穿梭,哪裡卡殼就去幫忙,嗓子喊得沙啞,嘴角起了好幾個燎泡。

專家被他們的勁頭打動,特意設計了一套“工序銜接手冊”,詳細標註了每個環節的尺寸誤差範圍、交接時的檢查要點,甚至連手腳配合的節奏都畫了示意圖。王師傅看著手冊上的精細要求,終於鬆了口,開始手把手教年輕姑娘上拉鍊:“記住,針腳要像爬樓梯,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急。”

李師傅則對流水線做了微調,在每個工位旁加了個小檯燈和放大鏡,方便大家檢查細節。他還發明瞭個“試穿模特”——用硬紙板糊成的人形,裁片做好後先在模特身上比對,尺寸合適了再傳下一道工序。

一週後,第一個合格的流水線產品誕生了——一條靛藍色的喇叭褲,裁片整齊,鎖邊均勻,拉鍊拉得順滑,針腳像用尺子量過似的,比老手藝人單獨做的還要精緻。小花舉著褲子在車間裡跑了一圈,激動得眼淚都流了下來:“成了!我們真的做成了!”

又過了半個月,流水線徹底運轉自如。每個工位的工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節奏,裁片的速度快了三倍,鎖邊的合格率達到了百分之百,連最複雜的刺繡工序都分解成了“勾邊”“填色”“點睛”三個步驟,由三個人配合完成,效率提高了不說,質量也更穩定。

這天傍晚,沈星晚站在車間門口,看著傳送帶上源源不斷輸出的成品,心裡像喝了蜜似的甜。陸戰鋒走過來,遞給她一塊冰鎮西瓜,軍綠色的褂子上還沾著點粉筆灰:“專家說明天就走,咱們晚上請他吃飯吧。”

“好啊。”沈星晚咬了口西瓜,汁水順著嘴角往下淌,陸戰鋒伸手想幫她擦掉,指尖剛碰到她的臉頰,就被她笑著躲開了。夕陽的金光灑在兩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長,緊緊依偎在一起。

“陸大哥,”沈星晚的聲音帶著點調皮,“你現在裁片的手藝,比張大爺的孫子還好呢。”

陸戰鋒的耳根紅了,撓了撓頭:“還是沒你厲害,能想出這麼個好法子。”他看著流水線上忙碌的員工,他們臉上再也沒有了當初的牴觸,取而代之的是熟練和自信,“王師傅剛才跟我說,這流水線就像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家裡的一員,少了誰都不行。”

沈星晚的心猛地一顫。是啊,流水線不僅提高了效率,更讓大家明白了“協作”兩個字的分量。以前各幹各的,遇到問題互相埋怨;現在環環相扣,每個人都得對下一道工序負責,彼此配合得越來越默契,連吵架都少了。

車間裡突然爆發出一陣歡呼,原來今天的產量突破了紀錄,比流水線啟用前翻了一倍還多。小花舉著個牌子跑過來,上面用紅漆寫著“流水線大成功”,字歪歪扭扭的,卻透著滿滿的喜悅。

王師傅拄著柺杖,看著傳送帶上的成品,眼裡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老了,老了,還是年輕人有辦法。”她從懷裡掏出個布包,裡面是枚用了三十年的頂針,“星晚,這個給你,當年我師傅說,好的工具能幫人出好活,這流水線,就是你最厲害的工具。”

沈星晚接過頂針,冰涼的金屬觸感傳來,卻暖得讓人心頭髮顫。她知道,引入流水線不僅僅是技術革新,更是一次人心的凝聚。就像這條不斷運轉的傳送帶,把大家的心也緊緊連在了一起,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陸戰鋒悄悄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還沾著西瓜的甜汁,黏糊糊的,卻帶著讓人安心的溫度。夜色漸濃,廠房裡的燈光亮如白晝,流水線的“嗡嗡”聲和員工們的說笑聲交織在一起,像一首充滿希望的歌,在夏夜裡輕輕流淌。沈星晚靠在陸戰鋒肩上,看著眼前這熱鬧的景象,突然覺得,不管未來還有多少挑戰,只要他們倆在一起,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