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製作:從重鑄二次元遊戲開始

第76章 如此談判

“當然,不僅是軟體,還有那個渲染大賽,我們都可以推..”

楚晨點了點頭。

看起來,向歷軒比他想象中還要著急,那這身虎皮也許還能再厚實一些.

“軒哥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

“這樣吧,等再過幾天”

“別再過幾天啊,就今天。”

“今天?”

向歷軒點了點頭。

“對,就今天,晨總只要你願意開價,都可以談。”

聽到這話,楚晨突然想到了幾個月前。

在星辰遊戲的會議室,同樣是談投資,那個時候的向歷軒可是咄咄逼人,張口就是50%的股份。

現在,不知不覺,已經變成了楚晨開價。

你別說,還挺有意思的。

~~~

當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對楚晨來說,接下來的談判基本上就已經毫無難度,談了初步的意向之後,楚晨並沒有著急離開騰迅。

而是輕車熟路的來到了騰迅魔都大樓的第十六層。

這裡還有一條大魚等著他收網。

騰迅蔚藍戰爭工作室。

作為騰迅當前唯一的,自建,自營的二次元遊戲工作室。

蔚藍戰爭工作室的經歷,可以說是相當豐富,從14年立項開始,這個工作室就被騰迅給予了厚望。

隨著二次元遊戲市場越來越火熱,這個工作室,在騰迅內部那叫一個呼風喚雨,要啥給啥,人員規模也從幾十人一路漲到了上百人。

甚至由於引擎沒有采用常見的引擎,而是用是一款國外的開源引擎,所以這個工作還有一個三十多人的引擎團隊,用以調整引擎適應二次元遊戲渲染。

製作組也是誇下海口。

對著玩家就是一通忽悠,什麼角色全3d建模,單獨的宿舍系統等等等等,可互動的角色體驗。

然而,隨著時間來到16年。

隨著蔚藍戰爭第一次進行測試,隨著第一次測試的資料反饋出爐,蔚藍戰爭一下子就從香餑餑,變成了站在“懸崖邊”的人。

作為後來人。

楚晨清楚的知道,這個專案最終是以褒姒結束。

而且是在無人關注的角落褒姒。

其褒姒的理由,在專案立項之初就已經不可避免,因為這是一款以騰迅思維跟風製作的二次元遊戲。

玩法上基本上就是1:1致敬艦c的街機模式,只不過是把艦娘變成了機娘。

遊戲沿用了資源按時間回覆+賭船的付費模式。

也正是因為這個付費模式,導致其資料在騰迅標準下非常的差,再加上此時類艦娘遊戲已經太多太多,玩家早已審美疲勞。

騰迅在二次元領域的號召力又弱,很多人一看到騰迅+二次元就想笑,核心的二次元使用者根本不屑於點開這個“破”遊戲。

再加上游戲第一次測試上線之後,各種因為3d帶來的卡頓,bug,迭加的營收不達標。

最終的結果,就是在首測之後,整個專案就進入到了“腰斬”線,前世《蔚藍戰爭》團隊還持續了一陣。

一直到6月垂死掙扎的第二次測試失力之後。

整個團隊被完全解散。

從大方向來說,無論是當下第一次測試的失利,還是未來專案腰斬團隊解散,對《蔚藍戰爭》的專案組的人來說,自然是壞訊息。

可對楚晨來說。

這卻是一個好訊息,《蔚藍戰爭》對楚晨來說就是一個人才大寶庫,大金山。

騰迅作為國內當前的扛把子,你先別管騰迅做的遊戲有多大便,但在人才吸引力上,那是相當牛的。

騰迅遊戲做的大便,更多的還是因為管理層過度追求kpi,只相信成熟的市場模型,在靠流量掙錢的慣性下,騰迅“不需要”也“做不出”玩家期待的東西。

無數人從騰迅離職之後,搖身一變,成了行業的大佬,也足以證明不是騰迅遊戲的人不行。

流量成就了騰迅,也絆住了騰迅。

《蔚藍戰爭》也一樣,其美術,建模,程式,放到當下全國的二次元遊戲開發團隊裡,都是屬於相對靠前的存在。

當這樣一個工作室解散,就必定出現大量的人才外溢。

別看騰迅宣稱自己內部有“活水”機制,也就是員工可自由申請內部空缺崗位,可你要像《蔚藍戰爭》這種上百人的團隊。

騰迅內部又沒有第二個二次元專案。

真解散的時候,大部分人其實是被其他國內二次元遊戲開發組給搶走了。

所以,在這條世界線。

當楚晨第一次來騰迅大樓,發現了這個工作室之後,他就盯上了這裡面的人。

楚晨之所以盯上這個團隊,是因為這一批人基本上就是國內第一批嘗試,且真正製作過3d二次元遊戲的人。

在很多人看來。

3d二次元渲染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可把時間切到2016年,你就會發現,除了米哈柚的《崩壞3》,網意的《陰陽師》之外。

幾乎很難再找到第三個大型的3d二次元遊戲。

甚至楚晨自己也沒有這樣的經驗。

這也就意味著,在《終末戰線》這個2d專案之後,如果星辰要組建自己的3d開發團隊。

他就需要從頭開始。

現實可不是遊戲,一個指令下去就能冒出來一隻團隊,在真實的世界裡,有錢,只是帶起團隊的必要條件。

人,才是團隊的核心。

楚晨見過太多有錢之後砸人,砸團隊,但最終產能不僅沒上去,反而崩盤的專案。

特別是在3d專案裡,由於3d專案的特殊性,一個專案所需的人員動輒百人,甚至像崩壞3,原神,這一類企劃動輒更是幾百人。

當團隊規模到了這個級別。

團隊人員的整體素質就變得非常重要,當下的星辰遊戲,楚晨可以像老師一樣,一個人跟二三十人的工作。

大家一起進步,一起學習。

可當這個數量來到上百人,楚晨就力不從心了。

當這個數量到了幾百人,楚晨還那麼幹,他就基本上可以提前給自己買墓地了。

這個時候。

再來看《蔚藍戰爭》這個拿著騰迅工資養了兩年,且在未來一定會解散的工作室,那是怎麼看怎麼香。

更別提這個團隊使用的引擎是開源引擎,因此還有一個獨立的引擎工作室.

毫不誇張的說。

就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工作室的第一時間,楚晨才會在當初和向歷軒打好關係。

多次打著學習先進管理經驗拜訪騰迅也是為了這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