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原神》的爆火,是吃了二次元遊戲時代的風口。
但實際上,這句話對但也不完全對,《原神》的崛起,即是二次元遊戲的興起,也是因為傳統遊戲廠商“造孽”過重。
在19年的主流市場,到處都是逼氪遊戲。
不充錢就別玩,是真實的例子,包括米哈柚自己的崩壞3
在這樣的市場的環境下,米哈柚的《原神》橫空出世,利用命座和高單價角色策略,讓重氪玩家氪更多,讓中氪玩家沒得玩。
從而實際上是減輕了對低氪玩家的剝削。
在《原神》裡,玩家輕度付費可以玩到除了競速pve之外的大部分內容。
不少傳統mmorpg的玩家之所以被吸入其中就是因為這一點,當然,為了賣角色,賣專武,導致一些玩法上的問題,比如跑圖無聊那是另外的事情。
再迭加上《原神》恰好碰到了口罩,以及華夏玩家總體人數的膨脹。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最終才有了一個堪稱誇張的基本盤。
這個“基本盤”給了米哈柚可以“高冷”運營的資本,也確實讓米哈柚在“不斷的節奏”中,走到了25年。
而且即便是在25年,米哈柚依然擁有隻要再出一款爆款,就能口碑翻身的可能。
但是
這條路楚晨不想走。
原因?
其實也很簡單,因為靠著走米哈柚的路,是不可能打敗米哈柚的。
現在的華夏遊戲圈。
其實正如當年智慧手機剛要取代按鍵機一樣,是存在一個巨大的方向風口的,一旦操控好了,是完完全全有可能引導風口的人。
楚晨對米哈柚沒有意見,但是他也並不迷信成功,很多事情不是說成功了就是對的,那不然騰迅和ea做的遊戲就應該是全世界最好玩的遊戲.
米哈柚從原神開始,就是走的重內容路線。
這也是為什麼米哈柚一直不加入跳過鍵的原因,因為內容,就是米哈柚的命脈。
與此同時,這也是米哈柚節奏不斷的原因,畢竟再好看的網文,當它的文字數量來到千萬,甚至兩千萬.
裡面一定有內容是乏味的,是無聊的。
而且一旦因為對內容的重視程度不夠,管理發生了偏差,作為命脈的內容出了問題,那可就是“大節奏”
這不是說某個人能改變的事情,而是以內容為核心的遊戲,一定會出現的事情。
《原神》如此,《鳴潮》亦如此
劇情好看的時候誇,劇情拉胯的時候罵,網文作者已經習慣的事情,這些內容遊戲的創作者似乎並沒有習慣。
這個debuff迭加上“冷處理”
節奏自然不可避免。
當然,對楚晨而言,他並不覺得米哈柚這條路不對,而是當大家都走這條路的時候,這條路就沒得走了。
所以到了24年之後,包括一些老作品,比如明日方舟,又比如一些新作品,比如異環,無限大,終末地,藍色星原,白銀之城,其實都在探索另一條路。
即“玩法+內容+二次元”的模式。
包括《終末戰線》其實也是這個模式,以玩法保證基本盤,以內容提升玩家情緒價值,再透過情緒價值付費。
雖然這條路看起來很理想化,但話又說回來,要是不理想化,楚晨還懶得走.
畢竟只有當二次元遊戲影響範圍更大,作為頭部企業的星辰能吃到的也就越多,就好比騰迅肯定希望玩遊戲的人越多越好。
現在的楚晨,希望的就是“只玩好遊戲”的玩家越來越多。
再加上未來的tap平臺,也需要增量。
所以,他才在報紙上提出了一個自己的付費模型“增量付費”,這個模式楚晨用了很多案例去表達。
但歸根結底就一個公式。
“有趣的玩法+精良的劇情+最高不超過10%的付費內容+遊戲角色情緒化付費”
不過在報紙上“大發宏願”的楚晨可能沒想到..
米哈柚會把這篇報道拉過來仔細研究
讀完之後,大偉也沒有做任何評價,只是讓其他人發表意見。
“你們怎麼看?”
運營部門的人依舊先發言。
“星辰能不能堅持下去,我不知道,但至少現在,他們這套公式和情緒付費,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大偉揮了揮手。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星辰堅持這種玩法,你們覺得,他能對現有市場產生什麼改變嗎?”
“.”
這話太過宏大,一時間會議室裡徹底安靜了下來。
想要用某一款遊戲改變整個市場,聽起來像是痴人說夢。
但在星辰沒有失敗之前,誰又敢說這個夢一定是夢?
而且別的都不論,當作為此時此刻的二次元遊戲領頭羊《終末戰線》的價格體系,確實對整個行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所以,這個問題似乎有答案,似乎又沒有答案。
良久,大偉自己也是嘆了口氣。
“我記得,之前策劃運營,準備了一套方案b,拿出來我們再討論一下吧。”
“另外,幫我查一下星辰今年參不參加cnjoy之前的高峰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