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製作:從重鑄二次元遊戲開始

第84章 動畫

就算具備,那工程量也太大了。

在國內沒辦法,楚晨只好寄希望找日本公司合作。

然後,他就接觸到了剛剛拍桌子走人的那一批人。

那些人其實也不是動畫製作公司的,他們就是純粹的“掮客”,是替國內有需求的甲方對接日本動畫製作公司的中間人。

初見面的時候,楚晨對他們的印象特別好。

因為他們給了楚晨很多家日本動畫公司的樣片,並且承諾,只要先交一部分錢,還可以做樣片,不滿意,後面的錢還可以不給。

於是乎,即便這家公司的報價,是接近正常日本動畫成本的四倍,但考慮到動畫公司要盈利,他們又要盈利,再加上樣片成品確實很不錯。

楚晨在3月底的時候,同意了合作。

花費500萬,再加上星辰遊戲提供完整過場分鏡的條件,購買了30分鐘的動畫。

這個合作,其實相當有魄力。

因為那個時候的《終末戰線》一個月流水也就三千萬不到,拋開成本,楚晨花在配音和動畫上的錢,就把盈利全給花了個七七八八..

也就是楚晨堅信《終末戰線》未來的盈利能力,才敢這麼砸錢。

而最終的結果,也確實還算不錯。

配音和動畫這兩個幕後英雄,確實給《終末戰線》1.0帶來了楚晨預想中的效果。

所以在1.0公測之前,在1.1版本開始立項之後,楚晨一邊讓已經成立了的日本分部嘗試尋找合適的日本動畫公司達成合作,或外包,或收購。

另一邊,又和對方續簽了一份500萬的合同。

當時楚晨的想法是用金錢換時間,畢竟1.1版本按計劃是要在7月上線,這個時間算是比較緊張的。

就算李蘇豪找到了合適的日本動畫外包公司,整合資源也需要時間,很有可能趕不上7月的上線。

所以,借用之前“掮客”的渠道,哪怕花費貴一點,至少能保證1.1版本的動畫能按期,按量交付使用。

事實上,這個計劃進行的很順利。

一開始在《終末戰線》火起來之前,李蘇豪尋找動畫外包的工作,是一點進展沒有,但隨著《終末戰線》在日本火起來之後。

情況就變得不太一樣了。

那些原本見都不願意見李蘇豪的動畫從業者,現在面對“蘋果暢銷榜前5的大手企業”,也願意見面了,一些原本打聽不到的線索也能打聽到了。

如果不出意外,1.1版本之後。

星辰就能完成對動畫這個渠道的自我閉環。

然而..

也不知道,是不是《終末戰線》最近大火,賺的錢讓人有些眼紅。

就在楚晨覺得“沒有意外”的時候。

意外來了。

已經簽完了1.1版本動畫外包合同的“掮客”公司,也許是認為自己掌握了星辰遊戲的命門。

畢竟楚晨自己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都說,採用動畫進行主線劇情的方式,是終末戰線主線劇情能夠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於是乎,他們找到楚晨,用各種藉口表示“經費不足”

他們倒也不敢用你不加錢就不給動畫來做威脅。

畢竟,之前已經簽好了合同。

“你的意思?一次性籤一個300分鐘,5000萬的合同框架?”

“對對對,是這個道理,有個框架合同在,日本那邊動畫公司也好放心招人,晨總,你是不知道,他們為了做好你這個動畫,前前後後已經招了不少人了”

但話裡話外,那意思如果楚晨不籤這個框架合同,那別說以後了,就是現在已經簽了的1.1版本的動畫,成品質量也不能能保證了.

說實話,聽到這個威脅的時候。

楚晨內心生出來的,竟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想笑。

搞半天1.0版本的動畫那麼精良,是把我當魚來釣?

然後,他又嘆了口氣。

創業真險惡。

這也就是星辰遊戲現在有底氣了,這要是換一家沒那麼成功的遊戲公司,被這麼坑一下,那可真是要了老命。

你不答應吧,動畫質量沒保障。

答應吧,嘿,您猜怎麼著,還是沒保障。

能開口要第一次錢,就能開口要第二次,這次是框架合同,下次指不定就是直接“搶錢”了。

說來,這也是國內產業鏈沒有發展起來,才讓這幫子“黃牛”有了操作空間。

再一想,似乎前世也不乏遊戲公司是奔著“追夢”一般的心態去找日本公司做動畫,然後被坑得欲哭無淚。

只是沒想到,這事居然會被自己趕上。

楚晨又灌了一口可樂,隨後反倒是笑了笑。

“看起來,是我之前太好說話,讓他們對我產生了誤判。”

“以為我會和其他人一樣啊”

“五千萬,還真敢開口。”

“我這日本之行,看起來工作壓力比想象中還要大很多啊.”

“真以為我找不到你背後外包的公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