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晨好像也知道這一點,所以這個企劃案,他還畫了一些草稿,即便這些草稿實際上就是一些線條的勾勒。
可宋月瑩本身就是美術,她對這些東西自然是異常熟悉的。
不如說正是因為這些檔案是草稿,所以宋月瑩反而可以透過腦補,從中感受到震撼。
比如說實驗室裡,如山巒般巨大的實驗器材,微紀元居民仰望時,偶爾會掠過天際的、屬於“宏人”研究員的巨大瞳孔。
又比如說,其中一關的微紀元城市直接建設在一顆樹木上。
玩家可以“砍伐木料”改造樹木,整個城市,便巧妙地懸掛、鑲嵌在這座“生命之樹”的軀幹與枝杈之間。
寬闊的主幹道沿著最粗壯的枝幹向高處蜿蜒。
還比如,暴雨天氣下,雨滴如隕石般撞擊防護罩,水花飛濺形成慢動作綻放的“液態水花”
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景,在微觀的尺度下,都充滿了無與倫比的視覺張力。
從“實驗室之城”到“森林之城”,再到“天空之城”,即依靠太陽能驅動的浮空平臺,“地下之城”也就是深入地下的避難所,甚至還有進入到了十億分之一世界的“微觀之城”
每一個場景都有完全不同的美術,都有自己能形成的獨特奇觀。
更別提除了自然奇觀之外,在遊戲中楚晨還為每一個關卡都設立了人造奇觀的建設任務。
玩家需要建設這些奇觀,來獲取大量的“幸福度”,獲得足夠多的“宣傳值”,來吸引宏人進入到微紀元的世界裡。
比如,在第一關,這個奇觀就是一個巨大的自助餐廳。
因為滿足食慾,對於還在實驗室裡的微人來說,是最容易展現,也最容易讓宏人感同身受的。
而這樣一個可以容納上萬同時進餐的餐廳,即便楚晨只畫了一張非常潦草的草稿,可看著這幅圖,她也能腦補出,這些草稿完整的樣子。
像這樣圖還有很多。
它們在常規的模擬建設遊戲中幾乎不可能存在,畢竟你真要在遊戲中放這麼一個東西,即便確實很壯觀,可玩家們也會覺得這玩意並不真實。
但放到《微紀元》裡,卻又是那麼的恰當。
微縮的奇觀只不過是宏觀的微縮,基於這個設定,確實是可以玩出各種各樣的東西。
宋月瑩合上了楚晨的本子。
“楚晨……”
“嗯?”
“你這個遊戲?我們能做出來嗎?”
這樣的世界觀,這樣豐富的細節層次,這樣的尺度差異,2d的表現力恐怕很難完美呈現那種身臨其境的沉浸感和來自宏觀世界的壓迫感。
這肯定得上3d。
而且這裡面要開發的東西,是肉眼可見的多。
每一個關卡,是一個單獨的場景,這固然對玩家很友好,可對開發者來說就未必了,此時的星辰遊戲似乎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面對這個問題,楚晨頗為詫異的看了宋月瑩一眼,似乎是在想,什麼樣的人能問出這麼清澈的問題。
“我也沒說現在就做啊,只要大劉覺得我能做出來就行了,先把版權拿到手再說唄。”
宋月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