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貝拉承認,如果昨天的本子不是《陽光小美女》,那她是不會喜歡的。
唉,她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誠實。
但她的猶豫則讓哥倫布覺得自己猜的沒錯,清了清嗓子,笑著道:“okay,如果你真心喜歡那個故事那我現在還真就不知道該如何與你溝通了。”
“既然你不是真心喜歡,那……我想我還是有辦法讓你拍的……”
“真的?”
只聽‘蹭——’的一聲。
伊莎貝拉就像打遊戲時被人加了buff一樣,瞬間就來了精神。
“當然。”
激動的反應讓哥倫布搖了搖頭,道:“當你不是真心喜歡那個故事時,我剛剛說的三個問題便能解決了,就比如說,劇本沒賣點,設定對你不友好,那我們就改嘛。”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次成型的劇本,所有劇本都是大家慢慢磨出來的。”
“至於怎麼改……我是沒時間幫你改的,但你可以自己改了然後拿給我看。”
“我知道你沒學過劇本寫作,但這個東西是很簡單的,好萊塢裡強調的節奏,哪一分鐘出現轉折,哪一分鐘需要抒情,這個都是固定死的,然後劇本里的鏡頭、時間、光線其實是導演考慮的事,編劇在寫劇本時是不用想的,所以,在創作初期,你考慮的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寫一個符合你人設的故事,只要故事出來了,那就可以套大綱了。”
“而故事怎麼寫……”
“呃,這個就看你自己了,但我可以給你提供一個思路,我們剛剛說,選美的主題不適合你,那我們就可以把它改成別的,例如,你去年從無到有的成了演員?”
“okay,成為演員就能成為主角的奮鬥目標。”
“就這麼簡單。”
“然後,你在創作時只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不要改動故事型別,因為改動故事型別那就不叫改劇本了,叫重新寫,其他的……呃……你最好把目標寫大一點。”
“因為好萊塢面向的是全世界。”
“所以這邊的潛規則是,再小的故事也要有宏大的敘事。”
“噢——”
伊莎貝拉眼睛驟亮!
她覺得哥倫布說的沒問題!
雖然《陽光小美女》是經典,但在她拍不了的情況下,這個經典也就和她無關了。
所以,與其按兵不動的繼續等待,不如對著現有經典直接修改?在保證核心的同時符合她的對外人設?這應該就能讓她最大限度的擁抱成功了吧?
是!如同哥倫布一樣,她是沒學過劇本寫作!可哥倫布也說了啊,他沒時間寫但他能看啊!人家是正兒八經的編劇出身,寫的專案那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有這樣的人幫忙看著,那就算伊莎貝拉寫不來她也敢寫!船破一萬次現在都不會翻啊!
so……
當晚,由於沒有工作,伊莎貝拉吃完晚飯便往宿舍臥室的書桌前一坐了。
咬著筆頭想了一會兒,無數思緒紛然湧現——
“克里斯說了,選美主題不適合我,那我就按照他的意思改成演員……”
“而演員比賽怎麼比呢?這個不好比……噢!我可以把地點從美國搬到英國啊!《陽光小美女》裡的主角是去佛羅里達州參加選美小小姐的比賽,那我可以去倫敦西區參加一個什麼兒童劇的競選比賽嘛……主角想要當演員,okay,連上了!”
“然後,《陽光小美女》是公路片?編劇想探討的是一個家庭的百樣人生?那我就把主角的出發地改到英國鄉村嘛,渴望登上西區殿堂?誒!這樣不還是公路片嗎?”
“哥哥愛讀尼采?想要成為戰鬥機駕駛員?唉——這個設定在英國不合適啊,帶英的空軍那是爛的世人皆知啊,所以……改成姐姐吧……有繪畫夢的姐姐,渴望考上維也納藝術學院但落榜了?嘶……這個設定……算了算了,先寫……然後,這個角色還能加點東西,落榜後姐姐便開始討厭繪畫了,但當妹妹想要參加比賽時,她還是給妹妹畫了一幅畫……”
“誒?這不是凱瑟琳的行為嗎!”
伊莎貝拉越寫越起勁。
由於瑪吉·史密斯說過,對著現實人物寫角色很正常,哥倫布也說了,她不需要在寫故事的時候寫對話,只要把故事寫完整了,其他的都可以根據公式填充。
因此,伊莎貝拉僅用了三個小時,便在晚上的十二點前完成了自己的創作!
呃……
說創作那真的是往自己的臉上貼金。
她就是對著現有劇本改背景。
而就在伊莎貝拉興奮的想要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才華’時……
十二點的時間,去找哥倫布,這怎麼看都有些不好。
所以,她便悄悄地摸到了凱瑟琳的房間門口,敲了敲門。
“誰?”
凱瑟琳十點就睡了。
兩個小時的睡眠讓她很是迷糊。
“我。”
伊莎貝拉悄咪咪的回。
老妹的呼喚讓凱瑟琳不明所以,在等她皺著眉開啟燈,‘邀請’伊莎貝拉進屋後……
“oh!sxxt!你半夜喊我起來就是讓我看你寫的故事?”
“對啊!”
“不是!你不能明天給我看嗎?”
“我剛寫好……有點激動……”
伊莎貝拉委屈巴巴。
凱瑟琳覺得伊莎貝拉這不是激動,而是發癲。
但在老妹賴著不走的情況下,她也只得眯起雙眼看起了劇本——大綱。
三千多字的故事很快就被她看完了。
她承認,英國鄉村小女孩去西區追夢這個故事挺不錯的,挺勵志的。
但——
“我覺得你這個故事不行。”
凱瑟琳搖起了頭。
“why?”
伊莎貝拉很不解。
她明明是對著劇本一點點的改的啊!
“因為你寫的目標太小眾了。”
哥倫布讓妹妹自己改劇本的事情凱瑟琳知道。
並且,伊莎貝拉晚上吃飯的時候還說了,讓她把主角的目標寫的大一點,“雖然倫敦西區全球聞名,但那是以前,現在已經不行了。”
“根本就沒法和影視比。”
“然後,你寫的還是兒童劇,如果我是觀眾,我看到這個第一眼就沒興趣了。”
“接著,我想說,表演這個東西不好競技。”
“一個人演的好不好?觀眾是很難分辨出來的,重點是,所有的分辨還有主觀色彩?”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演赫敏也是靠本能演的吧?”
“so,你給自己寫了一個需要展現演技的劇本?”
“wo”
“你這是為難自己誒。”
“……”伊莎貝拉沉默了。
好像是這樣昂!
表演這個東西的確不好競技;
兒童戲劇這個東西的確有些小眾;
當然,最重要的是,一個靠本色出演的傢伙給自己寫了一個需要進行演技sho故事?
噢——
她真的是有點大病。
“所以我一個晚上白忙了?”
伊莎貝拉有些失落。
方向不對,全盤皆輸。
但凱瑟琳到不這麼覺得,“我覺得其他都還好,唯一要改的是主角的目標。”
“表演這個東西不好展示的,其他的……誒對了,你要不直接改成音樂好了?”
“鋼琴比賽,來一個世界性的sho然後主角的目標是英國賽區拿名次,但……”
“最後她進了世界賽?”
“這個怎麼樣?”
嗯?
伊莎貝拉覺得可行。
英國鄉村出生的小女孩因為熱愛音樂,渴望在大區的鋼琴大賽上獲得名次,但結果過關斬將的進了世界賽,這個的確是有升級的爽感的,甚至還有突破再突破的驚喜。
但——
想了一會兒,伊莎貝拉又覺得不行。
因為英國鄉村長大的小女孩大機率學不起鋼琴。
這是邏輯上的bug。
她們接觸最多的只能是唱歌,並且,她們還進不了唱詩班,只能靠本能唱。
是的,在很多人的眼裡,歐美人的音樂能力之所以比東方強那是因為他們有著唱詩班,這玩意在歐美算是音樂教育的啟蒙班,這個觀點既對又錯。
對,那是因為唱詩班在歐美的確屬於窮人家孩子的音樂啟蒙教育課;
錯,那是因為唱詩班在歐美是不對女孩開放的,只有男孩才能進去上課。
像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每年聖誕搞的頌歌儀式,那個唱詩班裡的孩子都是男的。
所以,當主角的設定有著鄉村、女孩時,甭管是音樂還是唱歌,那都是行不通的……
‘誒等等!’
‘女孩渴望教育,但卻上不了學,這矛盾不就出來了嗎?’
正當伊莎貝拉想要否掉老姐的提議時,她忽然覺得老姐說的就是最好的本土化改造啊!
英國鄉村出生的女孩喜歡音樂,但沒錢學習且唱詩班不收,所以只能自學,這麼一設定後,主角的出身不就已經貶到低點了嗎?和《陽光小美女》裡的‘貧苦’一模一樣!
然後,某一天,她想參加唱歌比賽,家裡人都不看好她,因為她沒受過教育,全是自己玩,這不就和《陽光小美女》裡,全家都是loser,但主角乃是太陽的設定完全匹配嗎!
接著,從鄉村到大城市的過程,一家人的折騰,又是《陽光小美女》強調的心靈之旅!
最後,在一家人的支援下,主角意外的拿了大區冠軍,進入世賽……
這和低出身放在一塊兒,那就是純粹的爽文結局啊!
最最最重要的是,當故事講的是唱歌時……
“oh!my!god!”
“我想我知道這個劇情該怎麼改了!!”
伊莎貝拉很興奮——
“凱莎,你之前是不是希望我超越robbie williams?所以我們直接把目標改成唱歌怎麼樣?主角喜歡唱歌!參加唱歌比賽!因為唱歌看的只有天賦,很符合鄉村起點!”
“然後,主角透過天賦和自學通殺所有對手!這不僅符合赫敏人設還能讓觀眾看爽!”
“至於比賽怎麼安排……怎麼和公路片結合……”
“凱莎,你覺得比賽叫the voice怎麼樣?”
“我們設計一個三段式的比賽,一層一層的打過去!”
備註:1現實中《陽光》一直拍不成和奮進想要主導專案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最初想要開發它的人叫詹姆士·沙姆斯,這一位是李安的御用製片人,《臥虎藏龍》的劇本就是他先寫的英文,然後讓李安翻譯的中文,以保證歐美人看得懂。當這種人著手改劇本時劇本是不可能改不出來的,但最後他放棄了,因為奮進不願意放棄主導權。詹姆士·沙姆斯是環球的人,他的焦點影業是環球投的。並且,《陽光》最後能做成,也和奮進撤了有關。在發現自己不撤專案做不了後,奮進這才把本子給傳統小廠做,但,他們保留了投資額,可就算是這樣,六大依舊不讓他們入製片的場,最後發行時福克斯是以1100萬美元+10%的票房分紅買斷髮行權的,這在好萊塢不是一個正常價格。說白了,你想革六大的命六大能整的你跳樓。2英國唱詩班不收女孩的歷史有九百多年,直到22年,終於幹不過平權了,英國的聖保羅大教堂才吸納了兩名女孩。並且,當年,在德國,還有人因為唱詩班不收女孩的事把教會告了。然後,非宗教性質的童聲合唱團,按照傳統也是不招收女性的。現在大肆招收女孩的,基本上都是新團,因為……平權。
。